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适度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8-06-25 09:07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 + 下行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5期


【摘要】:201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了回落。这种回落受多方面影响,但从整体上看,它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是有利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的。从总量上看,我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在放缓,但如果与世界各国比较,速度并不低,仍然属于较高的经济增长。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从目前情况看,只要我们保持6.73%的经济增长率,就能实现2020年的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增长目标。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在这一增长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适度的经济增长将为地方经济的转型、调整和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这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从结构上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的关系时期,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三产业正在代替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产业;从最终需求结构上看,三大需求正在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效率是提高的。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适度地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调和预调,但促进和调节经济增长主要应该依靠市场的力量,没有必要出台大力度的总量刺激政策。
[Abstract]:Since 2012, our country GDP growth rate appeared to fall back. This fall is affected by many aspects, but on the whole, it reflects the requirements of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ptimiz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terms of the total amount, although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is slowing down, if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speed is not low, still belongs to the higher economic growth.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economic growth target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s long as we maintain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6.73%, we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doubling the GDP growth rate in 2020 compared with 2010. The more important question is how to realize the overal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is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moderate economic growth will leave more spa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at present. From the structural point of view,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dem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term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tertiary industry is replacing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economic growth,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nal demand structure, the tertiary industry is becoming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economic growth. Three major demand is further optimize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is improved.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government can fine-tune and adjust the macro-economy moderate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but the promotion and adjustment of economic growth should mainly depend on the market forces,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issue a large amount of stimulus polic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
【分类号】:F121;F1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进军;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4期

2 龙剑;;再论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J];管理现代化;1992年05期

3 徐海根;;十年改革中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增长[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4 蔡拓;增长的误区及其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泰国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J];广西经贸;1994年12期

6 杨晓达;经济增长台阶论的内涵与限量[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年04期

7 孙克忠,宋效中;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杨云母 ,刘文广;论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蔡玲;关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1995年11期

10 张宗斌;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5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065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