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度研究——以遵义市为样本

发布时间:2018-10-31 15:10
【摘要】: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地貌独特,生态系统脆弱,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以遵义市为例,通过构建经济水平评价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该市2001~2010年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和协调水平进行评估,发现虽然十年来该市经济指数不断上升,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但其经济水平整体却并不高。虽然西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不断改善,但要实现两者的优质同步发展目标,仍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模式。
[Abstract]: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in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unique landforms and fragile ecosystem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Taking Zunyi city as an example, the degree and level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2001 ~ 2010 are evaluated by constructing an economic level evaluation system and a mod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It is found that the economic index of Zunyi city has been rising continuously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s good, but its economic level is not high as a whole. Although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has been improved continuously,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and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分类号】:F127;X32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盖美;连冬;耿雅冬;;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发展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2 李志鹏;;黔中经济区城镇生态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万伦来;丁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宏观监测方法及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4 邓荣艳;杨莉;;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3期

5 李磊;潘慧玲;;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联耦合——以江苏省为例[J];技术经济;2012年09期

6 潘明明;蔡玉婧;蒋世辉;;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新疆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4年01期

7 李阳;魏峰群;;基于低碳视角下区域经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8 江红莉;何建敏;;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软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金凤君;刘毅;;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2 李双江;胡亚妮;崔建升;沈洪艳;;石家庄经济与人居环境耦合协调演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3 盖美;连冬;耿雅冬;;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发展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4 李娜;;秦皇岛临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20期

5 王怡;罗杰;孙菲;孙裔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控制机制研究[J];北方经贸;2013年12期

6 蔡俊;郑华伟;刘友兆;欧名豪;;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年03期

7 蔡俊;刘友兆;欧名豪;;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8 马奕旺;;淮河临淮岗枢纽控制调度与综合利用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9 黄永文;陈安;平川;龚大春;;宜昌市沮漳河流域当阳段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08期

10 李晓兵;张华堂;张晓庆;赵万奎;;甘肃省陇南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途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永文;陈安;张宏;龚大春;;宜昌市沮漳河流域当阳段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邱涛;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大勇;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现代国有林区建设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4 何丹;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5 高乐华;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高源;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时空特征、驱动机理及其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毅;中国能源工业投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慧杰;周兴;吴良林;宋书巧;周世武;;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2 张国红;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商业研究;2005年04期

3 黄金川,方创琳,冯仁国;三峡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辨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4 贺晟晨;王远;高倩;石磊;陆根法;;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8期

5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6 涂妍;;黔中经济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培育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7 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8 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9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10 陈祖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2 王辉;郭玲玲;宋丽;;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3 王倩;李亚宁;翟伟康;;我国海洋功能开发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09期

4 闫婷婷;赵鑫美;薛翠翠;;山东省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10期

5 李会宁;;福建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协调度分析[J];科技广场;2009年04期

6 祝建梅;聂锐;;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协调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1期

7 赵昕;郭晶;;区域承灾力评价的协调度模型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1年06期

8 桑秋;张平宇;苏飞;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9 薛乃川;贡璐;安尼瓦尔·阿木提;;新疆能源、经济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10 蔡文春;张竟竟;杨德刚;李莹华;;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辉;;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定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2 黄银兵;吴媚;田文林;;西北地区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以甘肃庆阳为例[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3 黄雪芸;陈松林;;小城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以德化县为例[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运迎霞;田健;;可持续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土地使用与交通发展协调评价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丽娟;青岛市碳承载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锦文;佛山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钱利英;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比较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况卫东;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黄飘飘;湖南省3E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陈琼;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温雪茹;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玲玲;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袁博;陕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水平测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张闪闪;河南省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协调度分析[D];中原工学院;2012年

10 张星星;我国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2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02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b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