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限的理论假说及其验证
[Abstract]: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about whether China's economy can extend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past 30 years for another 20 years. The hypothesis of the time limit for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erived from Lewis' dual economic theory holds tha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ge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experienc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economies such as Singapore and Taiwan has proved this hypothesis empirically.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ill provide the impetus and vitality for the futur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lead China's economy to continue to grow at a high speed for about 20 years, and create the "mirac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gai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投资最优规模研究”(12CJL06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水资源支撑问题研究”(11YJC790276)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建平;韩国的劳务市场[J];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03期
2 杨静;;中国经济增长能持续多少年——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J];国际融资;2008年01期
3 张军;;邓小平是对的: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楼勇;阎桂兰;;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08期
5 张玉柯,马文秀;比较优势原理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太平洋学报;2001年01期
6 祁京梅;;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J];中国金融;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睿智;宗鑫;;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3 支婷婷;;从农民收入状况看农村发展——以淮安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4 谭宇;加快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有关问题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5 谭宇;兼业型劳动力转移经济模型的构造[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6 王桂芝;袁博;;有序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7 陈秀;藏少梅;于学江;;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8 楼旭明;;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9 刘芬;杨绪萍;;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西部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10 韩秀丽;;影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原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铖;;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国外理论与中国实践[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黄泰岩;康健;;韩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3 许晓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研究——国外经验分析与启示[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冠国;;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研究与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蓓蓓;鲁春霞;;城市化进程中远郊型市镇的开发战略研究——以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五宝镇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陈永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贵州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演变、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思路[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刘有祥;;贵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8 杨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海涛;田东山;陈龙;;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允卫;黄祖辉;;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梅;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9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吕新发;均等化目标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徐景芝;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韩丽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关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盖运动;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晓彤,董直庆,盛光华;连锁效应导引下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理论假说与实态验证[J];经济科学;2004年04期
2 鲁政委,翟鹏霄;中国经济波动:理论假说与宏观调控[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5期
3 张建君;;中国模式的理论假说及改革逻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马从辉;如何看待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27期
5 白小虎;专业化地域系统: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假说与政策思路[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6 林毅夫;陈斌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陈全贵;关于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与国际大循环构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8年09期
8 周卫民;张益丰;;技术进步实现机制和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理论假说——来自我国9个发达经济区的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09年08期
9 许广月;;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10 周卫民;;技术进步中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关系假说及其检验[J];当代财经;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长庚;湛泳;;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经济增长[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宇;中国模式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燕;社会资本投资对我国居民福利改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顾春林;体制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虹;中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贫困与生态资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吴松年;经济结构性失衡与住宅价格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潘春阳;中国的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胡棋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张建忠;链主控制与中国产业安全[D];南京大学;2011年
8 韦结余;中国西部地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周阳敏;博弈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与非协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杜辉;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动态演化:结构与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俊;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文娟;潮汕族群和潮汕地区经济[D];广东商学院;2012年
3 李世尧;利益集团视角下改革的拖延与突破新探[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周兆平;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发展[D];中山大学;2010年
5 周雷;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2年
6 郑猛;论云南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云南大学;2012年
7 张波;银行业结构、银行服务密度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潘澍之;收入不均等对人力资本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俊;可持续发展与技术选择的机制设计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10 孟俊成;特区示范型制度变迁[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7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0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