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6 10:14
【摘要】:世界经济发展与民族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同步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党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凸显民族区域自治的中国特色。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错综复杂、民族矛盾和冲突不断的大背景下,中国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倍受瞩目。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解决民族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少数民族发展和进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位,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基本上都位于中西部的边远地区,时下中国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现代物质文明的极度需求与少数民族在历史变迁中流传下来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传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碰撞。 鄂伦春民族(人口较少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跨越几个社会阶段一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典范。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是鄂伦春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快鄂伦春自治旗的经济发展,探索其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的因素以及今后的发展对策,对于促进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鄂伦春民族经济振兴与文化传承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为解决中国其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鄂伦春自治旗地处中国北疆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这里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越。建国以来,随着上世纪50年代国家对大兴安岭林区和农区的开发,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典型的林木资源和农业开发的经济类型。上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天保工程”,林木资源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前,鄂伦春自治旗正处于由单一的林木资源型经济和农业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自主发展不足、内生动力缺失、政策体制制约等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探究其根源,源于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区位因素,条块分割、权能受限等政策体制因素,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等现实因素,以及封闭保守、缺乏进取精神等传统观念因素。这些矛盾和问题,也是国内其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当前,鄂伦春自治旗经济发展正逢遇国家支持内蒙古加快发展、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可多得的综合机遇期。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体制分割与经济一体、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的关系;争取用好用活既有政策、争取新的差别化政策、建议调整不合理政策;搭建产业园区这一发展载体和平台,积极培育农林产品深加工、开发有色金属资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好人力资源潜力,加大招才引智和择商选资力度,有效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各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民族经济的定位与选择,突出民族经济发展;通过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重塑与振兴民族精神,进而实现鄂伦春自治旗经济的成功转型与加快发展进步,最终达到经济富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家园秀美,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奋斗目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9
本文编号:2313983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兰;从鄂伦春民族的发展看我国民族政策调整的取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2313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1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