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及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12-11 01:13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已经由个体发展向群体发展演变。在这种新型发展模式下,城市群的兴起很好地适应了这种集聚效应并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支点。目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在加快建设,并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核心增长极。从国家层面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已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大城市群,并对支撑全国经济增长、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主要城市群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urban development has evolved from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o group development. Under this new development model, the ris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dapts well to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becomes the strategic fulcrum of leading urba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hich is dominated by Wuhan City Circle, Changsha-Zhuzhou and Poyang Lake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urth core growth pole lead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ave become the three most influential, strongest and fastest growing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and have contributed to supporting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i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11&ZD008)
【分类号】:F299.27;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后凯;成艾华;;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江汉论坛;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红玲;;中心城市发育、城市群形成与中部崛起——基于长沙都市圈与湖南崛起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1期

2 刘钒;易晓波;李光;;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3 李春香;;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实践指向[J];江汉论坛;2012年09期

4 秦尊文;;以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美丽中三角”[J];理论月刊;2013年06期

5 郭建斌;;南昌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思路及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孙智君;周滢;;中三角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3年02期

7 苗洁;吴海峰;;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流派、进展及趋势[J];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01期

8 周熙霖;;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年06期

9 郑旎玮;;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目标: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J];商;2013年14期

10 汪增洋;豆建民;;中西部城市群如何实现了对东部城市群的增长赶超?[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万涛;;洞庭湖区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3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尊文;;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智君;周滢;;中三角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智君;张凯勇;;中三角三省服务业比较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秦尊文;;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孙智君;周滢;;中三角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孙智君;张凯勇;;中三角三省服务业比较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晶;武汉与五大中心城市功能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库诗雨;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吕桦,章定富,郑林;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2 方创琳,宋吉涛,张蔷,李铭;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3 肖金成;汪阳红;;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造和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4 刘耀驰;高栗;李志光;刘素琴;黄可龙;李倦生;;湘江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4期

5 秦尊文;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3年12期

6 秦尊文;;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J];江汉论坛;2010年12期

7 伍新木;董宏伟;;以武汉为中心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J];学习与实践;2002年06期

8 魏后凯;蒋媛媛;;长江流域地区开发规划:现状与展望[J];学习与实践;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居占杰;;试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王丽艳;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京津经济合作[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张建平;李晓;;吉林省与日本经济合作的历史与发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2期

4 陈长为;;新形势下中国西南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战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陈宏;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12期

6 何一鸣;中日携手共创亚洲经济的未来[J];北方经贸;2002年12期

7 赵京霞;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结果[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2期

8 刘吉昌;卢玉;;我国行政区际经济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李志刚;王代滨;;川闽两省经济合作的机制与对策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7年02期

10 封小云;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展望[J];经济前沿;199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岚;普永生;;加快个开蒙城市群建设,促进边境地区对外经济合作[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贵满;林宏;刘亚军;关义新;;科技合作与经济合作相结合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吉林省梨树县农村复合型合作经济协会的调查与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严法善;;推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市社联等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那·图木尔;;蒙中经济合作与人民的健康[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健康安全与保障--面对人类关注的健康问题”医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王建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自然资源合理使用与补偿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Ulrich Volz;;全球失衡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邓峰;;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劳务合作中的劳动维权路径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刘承智;;对构筑沿边地区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思考[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洪泓;;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保障与外来人员劳务合法权益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10 田伯平;;香港回归与苏港两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抓好整改落实 确保取得实效[N];闽南日报;2009年

2 青年学者、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博士 周敬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法律支持[N];南方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推开机会之窗[N];丹东日报;2010年

4 记者 安静;钟山区携手水城县 共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计[N];六盘水日报;2010年

5 付成贵 记者 马怀华;我市考察组赴黑河考察学习场县共建经验[N];鸡西日报;2010年

6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验中国能力[N];中国企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川梅;东亚长期增长需推进结构改革[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记者 周悦 王建峰 通讯员 范达;吴文化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大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钟小平;奏响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旋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方方;奥巴马踏进“多极化亚洲”[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宇;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王智源;组织间知识产权经济合作与交易的模式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于金镒;环黄海经济合作与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吉昌;中国行政区际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廉晓梅;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玫;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群;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振东;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钟美荣;两岸共同市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飞;现代物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D];青岛大学;2008年

5 孙楠;北美自贸区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示[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6 林圣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之政治环境分析[D];延边大学;2005年

7 王秀芝;中部崛起视野中的中东部互动发展与经济合作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8 习平;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经贸争端解决方式完善的几点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王洋;中国、日本与韩国组建自由贸易区之可行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婷;南北合作型自由贸易区及对中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71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71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