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沈阳经济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与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8-12-17 19:57
【摘要】:以沈阳经济区所辖23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GIS辅助分析方法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出县域经济差异较大,总体水平偏低,空间上总体表现为中部高、东西部低的格局,各县(市)的县域经济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提出了梯度推进、逐渐缩小县域经济差异,一轴两翼、构建空间协调发展格局,强弱并举、壮大平衡县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对策。
[Abstract]:Taking 23 counti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GIS aided analysi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fference of county economy is great, the overall level is low, the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s high in the middle, low in the east and west, and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each county (city) is not balance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economy of the county, such as gradient advance, gradually reducing the difference of county economy, one axis and two wings,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development of strong and weak simultaneously.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2081)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阳经济区冲刺国家“新特区”[J];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38期

2 沈阳海关课题组;;沈阳经济区外贸发展状况分析[J];辽宁经济;2010年09期

3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从土地破题[J];领导决策信息;2010年18期

4 张英杰;;沈阳经济区的形成、演变及发展策略探讨[J];经济论坛;2011年03期

5 王越;;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途径与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3期

6 李庆杨;;论协同创新与沈阳经济区发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高虹;梁启东;;关于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理性思考[J];辽宁经济;2012年05期

8 马中罕;;沈阳经济区 八城一体蹄疾步稳[J];东北之窗;2014年05期

9 ;辽阳:借史源地缘优势 加速融入沈阳经济区[J];今日辽宁;2005年02期

10 孙鹏;;国务院批复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J];共产党员;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正伟;张洋;;省属师范大学服务沈阳经济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机制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海明;;沈阳经济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3 曹萌;戴均良;鲍明;王雷;韩福文;李泽淳;张仁民;赵丹丹;高玉侠;邵慧爽;于芳;杨潇慧;周微微;;设置专区、分署统筹 政策先导、制度保障——沈阳经济区体制创新与政策环境研究[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4 郑鸿;杨英;;抓住十二届全运会契机,快速发展沈阳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绍毅;徐炳道;;沈阳经济区战略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曹萌;高玉侠;;沈阳经济区体制创新与政策环境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7 张思源;;浅谈沈阳经济区中的“沈阳”意义[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8 梁启东;;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科学发展的大战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李宏吉;;沈阳经济区开展区域性立法协作的模式与路径选择[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耿乃国;吴龙满;;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敬禹;金融生态:沈阳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前提[N];沈阳日报;2006年

2 见习记者 李晓巍邋记者 俞安;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给抚顺带来新机遇[N];抚顺日报;2008年

3 刘国栋;辽宁中部城市群更名沈阳经济区[N];沈阳日报;2008年

4 刘佳;沈阳经济区房地产项目展示交易会开幕[N];辽宁日报;2008年

5 记者 霍红;辽宁将组团赴沪为沈阳经济区揽才[N];沈阳日报;2008年

6 阜新市委书记 姚志平;把握融入沈阳经济区的历史机遇[N];沈阳日报;2008年

7 曲涛;沈阳经济区加快形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记者 金晓玲邋见习记者 郭小满;首届“沈阳经济区法治论坛”在沈举行[N];辽宁日报;2008年

9 张国巍;10个楼盘参展沈阳经济区交易会[N];鞍山日报 ;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胡欣;沈阳经济区建设驶入快车道[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凤丽;区域合作背景下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效益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3 梁启东;沈阳经济区经济空间特征与一体化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边振兴;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村庄用地转型与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涛;辽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赵韬;经济全球化下保税区的功能转型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翠娟;沈阳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杨友宝;基于集聚效应视角的沈阳经济区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林鑫;沈阳经济区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杨欢;沈阳经济区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王瑜;沈阳经济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内部空间关联分析与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吴超;基于新型工业化的沈阳经济区发展导向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天宇;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8 肖明军;府际管理视野下的沈阳经济区区域协调与协作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关欣;基于城市流的沈阳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香;沈阳经济区城市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84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384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d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