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lso changed. Although man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there is no unified conclusion. Moreover, most scholars do not consider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ic system of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these two periods on the study of this problem is differ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to the model through virtual variables, and takes Jinhua area as an example to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industries and the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F121.3;F1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倩;李红云;;广东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2 吴风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胡晓鹏;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联动效应探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 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2期
5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6 刘志彪,安同良;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7 赵春艳;;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3期
8 刘文利;;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初探[J];时代金融;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本立,吴劲松;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安徽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阶段及“十五”面临的主要任务[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4 范迪军;董青青;;产业结构调整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张启强;论工业化对“三农”问题的驱动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洪磊;;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必要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7 徐占春;代祥;;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建设与沿桥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8 苏高华;郑新奇;陈方正;;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9 喻汇;;人力资本集聚与县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陈锦晓;;乡村工业化背后的隐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曾祥坤;范嵘;高峰;;基于资源整合的河谷盆地型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梅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群利;;毕节试验区工业化进程研究[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7 赵尚梅;陈曦;李勇;;我国保险业与经济增长及产业关联研究[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8 夏文清;;中国城乡统筹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白宏博;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朱悦;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俞琳洁;无锡市失地农民的安置与保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凯;葫芦岛市建设用地时空演进及驱动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伟;;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2 葛新元,王大辉,袁强,方福康;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蒋振声,周英章;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5 李继云;孙良涛;;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8期
6 常益飞;董晓峰;;DSSA模型与SSA模型在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应用中的对比研究[J];甘肃科技;2009年20期
7 胡玉霞;;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J];甘肃农业;2008年08期
8 侯晴;王国梁;;基于SSM分析法的江苏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4期
9 王颜齐;郭翔宇;曹玉昆;;黑龙江省农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汪红丽;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上海为例的研究1980—2000[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兆文,许绍忠;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2期
2 邹跃权;调动农民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性的途径[J];创造;2000年11期
3 徐匡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呼格吉勒图;从产业结构的现状找准调整的突破口[J];内蒙古宣传;2000年01期
5 ;调整产业结构要在“准”字上下功夫[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09期
6 程晔;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7 洪春;加快湖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J];统计与决策;2001年08期
8 杜传忠,李建标;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安徽产业结构纵横向比较[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04期
10 李力;2001年,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突出抓好三个环节[J];中国中小企业;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如贤;成盛超;王毅;;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与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邹礼瑞;乔海迎;;产业结构转移机制及地区产业结构转移若干问题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戴锦;;生态化的产业结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马慧强;;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方正;周勤;;江苏和西部产业结构的衔接和互动模式[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树文;袁方;;创新驱动在实现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应用[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光;李久洲;;对廊坊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考[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桂丽;培育产业结构调整主体 从源头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西江日报记者 袁绫 实习生 白凌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N];西江日报;2012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张淼;献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江淮时报;2014年
4 孙曙英;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算合理[N];发展导报;2002年
5 臧斗尔;调整产业结构要多听群众意见[N];保定日报;2006年
6 广西大学商学院 张林;优化我区产业结构[N];广西日报;2007年
7 苗蓓;省政协调研产业结构优化[N];南通日报;2007年
8 孙红源 林静 作者单位:通化市房屋管理处;充分发挥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N];通化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更新发展理念 调整产业结构[N];渭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鄢来雄;以节能降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中国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开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9 曹亚军;服务业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宋文;广西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韶华;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晓倩;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高爽;徐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刘璐;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胡泽明;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段春莲;“泛珠三角”区域内云南省产业结构差异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陆道芬;八师石河子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杨露鑫;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姜江;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贾明乐;日本O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19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1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