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异质企业与跨国公司内生边界——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6 18:22
【摘要】:现代跨国公司整合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跨国公司的生产战略已成为沿着产品价值链进行所有权最优配置的过程。文章以美国、欧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直接投资与贸易行为为引申,借用Antras和Helpman异质跨国公司生产决策模型,在Maggie、Antras和Foley的北国与东-南型自贸区框架中引入"外包"行为,结合不完全契约和Montout和Zitouna提出的驱逐效应,在同一框架下,兼顾投资创造与转移、贸易创造与转移,在三国可变成本的四种差异水平下,从异质企业的微观视角,讨论跨国公司最优生产模式和区位决策。
[Abstract]:Moder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tegrate the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 carry on the globalized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s become the process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ownership along the product value chain. Based on the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behavio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EU and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this paper uses Antras and Helpman heterogeneous multinationals' production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Maggie,. The introduction of "outsourcing"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orth and East-South Free Trade zones of Antras and Foley, combining the incomplete contract and the expulsion effect proposed by Montout and Zitouna, under the same framework, taking into account investment creation and transfer, trade creation and transfer, Under the four different levels of variable cost of the three countries, the optimal production mode and location decis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GJ04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255) 北京外国语大学规划项目(2011XG003) 北京外国语大学“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项目(1030-04994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XG003)
【分类号】:F11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文,吴进红;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2 李向阳;;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小国战略[J];当代亚太;2008年03期

3 何蓉;;参与一体化进程中墨西哥的FDI流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杜群阳,宋玉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3期

5 杨勇;张彬;;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长效应——来自非洲的证据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1期

6 李向阳;新区域主义与大国战略[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4期

7 李向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非传统收益[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8 曹宏苓;;自由贸易区拉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的比较研究——以东盟国家与墨西哥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9 陈丽丽;余川;;区域贸易协定如何影响FDI选择——基于三国自由资本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10 杨勇;张彬;;浅析多边化区域主义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黄成亮;张臻;;东盟在华直接投资与东盟对华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3 赵玉焕;王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俞顺洪;;贸易成本与技术差异:南南和南北协定对FDI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5 王梁雨生;;浅析河北省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发展战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6 孟东梅;;美国金融危机与东盟的战略调整[J];创新;2010年03期

7 杨勇;;外资企业生产率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8 东艳;;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模式——“轮轴—辐条”双边主义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9 田丰;;从WTO争端解决机制角度分析多边贸易体系和区域经济组织的互动[J];财贸经济;2006年08期

10 李欣红;;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东艳;邱薇;;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回顾与战略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项本武;;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4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5 李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效与提升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6 道格拉斯·曾智华;李桐;;中国两大增长引擎: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它们是如何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第1期)[C];2010年

7 刘玉;孙文远;;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工资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惠芳;吴敏洁;徐晟;陈辉;;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陈进栋;韦素琼;;福建省各地市装备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与地理集中[A];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福建省土地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兰天;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韬;经济全球化下保税区的功能转型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金华槿;FDI在华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樊增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范洪颖;东亚大趋势——经济区域主义[D];辽宁大学;2006年

10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家叶;试论国际自由贸易区合作的经济效应及其影响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婷;建立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田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段丽丽;基于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中巴经贸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高鹏;基于房地产泡沫的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琳;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文丹;全球自由贸易形势和中国的对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曹健;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徐向玲;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丁婷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贸易效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兆斌;苏晓艳;李晓玲;;跨国公司、区域一体化与社会福利——一个垄断模型的扩展[J];财经研究;2006年11期

2 李向阳;;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小国战略[J];当代亚太;2008年03期

3 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周毓萍;桑杰尔·拉尔;;中国吸引外资对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5 申皓;杨勇;;浅析非洲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6 李向阳;新区域主义与大国战略[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4期

7 胡祖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8 盛斌;;亚太区域合作的新动向:来自竞争性构想的洞察[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9 邓炜;;轮轴-辐条型自由贸易协定的产业区位效应——基于流动资本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10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边界的渗透与模糊[J];中国软科学;2003年04期

2 季建伟,邱菀华;基于“套牢”效应的企业边界分析[J];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3 张帆,原长弘,廖貅武;企业边界的相图模型构造[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4 张泰城;陈剑林;;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边界变动趋势的探析[J];企业经济;2006年01期

5 王京安;;基于信息视角的企业边界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镇咸辉;;企业生存发展的新理解——创新突破企业边界[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2期

7 陈春花;;企业边界管理[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02期

8 柳爱梅;;双重性企业边界浅析[J];当代经济;2008年11期

9 王洋;;企业边界稳定性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10 陈炳亮;;不同企业边界观评析与未来研究展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宋铁波;;集群中企业边界形成的经济学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邓卫杰;王欣欣;;数字产品厂商的企业边界的界定[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葛敬豪;;“涉及企业边界的经济治理分析”的理论启示[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夏健明;陈元志;;第20章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边界——基于供应链的分析[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侯广辉;;超越市场与科层:中间组织状态形成的技术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怀斌;企业边界漂移假说及其经济活动的积极意义[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李怀斌;企业边界漂移假说及意义[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张华强;重塑公司治理的紧箍咒[N];首都建设报;2010年

4 文戈;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边界[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5 记者 董云峰 郭晋晖;赛维债务财政兜底 叩问政府企业边界[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ERPⅡ可信[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本栏文字/小武;中捷启动ERP项目[N];中国服饰报;2009年

8 记者 王立伟;“在商言商”是企业家的自我放逐[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黄速建;企业集团“活”起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华;技术进步、制度演化与企业多重边界[D];暨南大学;2010年

2 邢俊;基于市场动态性的企业边界重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张卫国;企业边界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郑军;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机制[D];山东大学;2007年

5 王亚君;企业边界视角下的产业组织演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亚瑞;国有企业为何倾向于边界扩张[D];复旦大学;2011年

7 范阳;基于能力的企业边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宾;企业边界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晓李;分工、市场与企业边界的动态演进[D];复旦大学;2008年

3 孙永斌;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固;模块化对企业边界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思宏;基于风险观点的企业边界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从静;企业边界的本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国栋;关于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子健;企业边界的重构:兼并与分拆[D];湘潭大学;2006年

9 郭文豪;模块化条件下企业边界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张建明;企业边界的界定——能力、知识和生产经营的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35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35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