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SWOT理论视域中的滨州市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06 15:10
【摘要】: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广阔,海域辽阔,生态环境独特,开发潜力巨大,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濒临渤海湾,辖六县一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人口375万,面积、人口分别占黄河三角洲地区的36%和1/3以上,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优势。 2009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从此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滨州如何在这一战略下取得迅速发展成为了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论题。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为科学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在两大国家开发战略背景下,滨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战略背景下滨州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促使滨州抢抓机遇、追赶超越,强力推进黄蓝两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析了进行滨州市高效生态经济区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对滨州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高效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理论、SWOT分析法等。第三章论述了滨州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条件,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系统、逐步显现的区位优势、渐趋合理的产业结构等。第四章对于滨州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劣势因素进行梳理,主要包括整体水平较低的产业总量和结构、滞后的基础设施、匮乏的科技和人才队伍、薄弱的地方财力支持、较弱的自主创新能力等。第五章分析了滨州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面临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包括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叠加、正处于世界性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时期、进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及所面临的制度体制方面的创新等;并相应地阐述了滨州市要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所要面临的挑战与当前严峻的发展形势,这主要包括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相邻地区的高竞争性、资金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约束性以及可能对本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挑战和影响等。第六章对于滨州市要建设的高效生态经济区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包括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并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为本论文的总结部分。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年02期

2 张文;;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8年06期

3 刘远航;生态设计、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银亭;徐纪尊;;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年08期

5 李辉;王学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张光峰;;抢抓机遇 科学实干 努力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中率先崛起[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年Z1期

7 张光峰;;科学发展 追赶超越 强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年Z1期

8 李娅;贾希亮;;三角洲开发模式比较及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开发的启示[J];理论学习;2009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南;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任涵;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0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70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