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优化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发布时间:2019-05-10 19:51
【摘要】:当前我国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缺乏统筹系统性,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不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缺乏可靠保障体系,发展主体缺乏动能。应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的核算体系、建立动态化的市场调节机制、制度化的信用管理监督机制、扁平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及信息化的公众参与机制等途径,优化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
[Abstract]:......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jyte131):“湖北省循环经济科技支撑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0;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4年02期

2 叶太平;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切实推进“循环经济”[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6期

3 宋涛;;循环经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年02期

4 季胤;绿色化学与循环经济[J];化工时刊;2005年01期

5 贾鹏云;左铁镛:循环经济布道者[J];投资北京;2005年04期

6 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吴继刚,周晨;循环经济的“不经济性”[J];学术交流;2005年05期

8 ;学习循环经济知识 做好节约和环保工作[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5年05期

9 杨凤强;;循环经济:循环和谐企业的基础[J];中国石油企业;2006年06期

10 门红卫;;加快发展我省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华;;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李伟;苏向前;李连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绿色鹤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瑞宝;侯风英;;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研究与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5 张扬;胡秀英;欧阳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形态问题研究——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洪新;冯舫女;;加快构建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又好又快建设生态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诸大建;;在新发展观的平台上认识和发展循环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咸阳市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李婷;段东平;;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资环;视察循环经济发展情况[N];江淮时报;2007年

2 乌云斯琴;民进中央:发展循环经济避免“有循环无经济”[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刘键 郑向鹏 滑翔 杨丽萍 刘伟 肖意 陈震;政协委员热议发展循环经济[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张富强邋刘武杰 记者 徐中华;招远构建循环经济链[N];烟台日报;2007年

5 符王润;让循环经济贴近公众[N];广东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 涂亚卓邋通讯员 李武汉 莫难;青山循环经济借智“求经”[N];湖北日报;2008年

7 严雨龙;循环经济源于观念“循环”[N];河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柯士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贵阳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东红;我市以节能减排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驻马店日报;2008年

10 雒晓利;吕梁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于励民;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张龙香;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淑杰;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银涛;甘肃省风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郭安斌;延边地区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王伟;桂西北喀斯特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73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73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