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及演进研究:1952~2012

发布时间:2019-06-05 15:14
【摘要】:本文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为主题,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时间演进和空间分解的双重视角,分别对我国整体、板块以及省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解以及收敛趋势分析,测算结果得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其间随经济体制的变动及宏观政策的调整呈现出四个明显阶段,而我国板块及各省的经济增长质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及变化阶段性。从而提出政府应降低市场调控范围与力度,并促进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注重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完成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whole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evolution and spatial decompositi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plate and province is calculated and decomposed and the convergence trend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our country is fluctuating and rising. During this period, with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adjustment of macro policy, there are four obvious stages, whil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the provinces shows great differences and stages of change.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duce the scope and intensity of marke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promote the flow of elements to backward areas, pay atten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ackward areas and complet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三秦学者”岗位支持项目资助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翔,李建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2 金相郁;;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决定因素:1996-2003[J];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3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4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5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6 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7 蔡f ;都阳;王美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8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9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10 王兵;朱宁;;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3 刘荣利;;河南省经济增长周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4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5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李鲁欣;李玉江;;基于SPSS对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7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8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尽法;吴育华;潘海生;;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钢铁企业效率测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8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9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志太;;十、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国有企业支农[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8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9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键;萝卜生产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蔡萍;基于环境责任分配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希义,任若恩;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史建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慎重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3 伍志文;沈中华;;外资银行股权进入和银行绩效的联动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1期

4 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5 田成诗,盖美;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统计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TFP贡献的考察[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7 杨开忠,谢燮;中国城市投入产出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3期

8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9 尹希果;陈刚;;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中国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6期

10 杨克泉,吉昱华,马松;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鹤;唐诗磊;李杜;;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分析(1978~2007)[J];经济问题;2009年03期

2 刘薇娜;李楠;;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9期

3 ;提高浙江省90年代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4 严红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5 陈丹丹;任保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J];当代财经;2010年01期

6 曹佑,张如兵;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考核基准及实证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7 赵祖新;;基于财税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李俊霖;;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与评价[J];生产力研究;2007年15期

9 胡艺;陈继勇;;基于新评价标准的中美经济增长质量比较[J];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10 马建新;申世军;;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初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2)——浙江省若干县(市)经济科技互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张庆昌;;工资上涨、出口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基于195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善;;二战后国外发展观的演进[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兵;颜鹏飞;;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的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周绍森;罗序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和增长方式转变实证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娅玲;;如何保持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从索洛增长模型的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8 ;浙江省若干县(市)经济科技互动现状及对策研究[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2)——浙江省若干县(市)经济科技互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冯兴元;;中国的“奇迹”:成因、问题与展望[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10 刘伟;蔡志洲;张辉;;结构高度化、经济效率化与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验和启示[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庆云;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人民日报;2002年

2 ;王召: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下功夫[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姜海晶;“十项重点工程”提升经济增长质量[N];黑龙江日报;2011年

4 林世雄 洪重华;着力产业转型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N];福建日报;2010年

5 新华社记者 贾楠 本报记者 张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陕西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广西日报;2005年

7 吕炜;关注经济增长质量问题[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 贾楠 许祖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雷新;西部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持续稳定提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通讯员 吴家良 张应军;南涧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N];大理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彩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郑文;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石风光;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王丽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陈宏伟;软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军;河北省R&D活动溢出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倪强;基于随机前沿和随机森林法的沿海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随洪光;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D];南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红涛;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小雨;长三角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承宇;基于人力资本和能源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魏海静;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唐袁;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高国鹏;全要素生产率与内蒙古地区增长差异:1987-2007[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曾菊;泛珠三角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熊万伟;改革开放前后辽宁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孙舒榆;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琳;中印经济发展绩效的比较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93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493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