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多元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多元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进而使我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碳排放增多会引发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控制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东北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靠能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东北三省有必要发展低碳经济。本文首先详细地梳理了碳排放的国内外现状;阐述了低碳经济理论及脱钩理论;并且综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采用IPCC排放系数法,分别核算1980-2012年的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碳排放总量,分析其中的差异性,进而得出:东北三省33年来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总量同步变化,并呈波动上升趋势。分析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可以使碳排放量增长速度放慢。其次,利用SPSS软件和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碳排放和GDP具有显著相关性。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1980-2012年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得出东北三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脱钩状态发生明显变化,1990-2000年经济发展较慢,强脱钩集中此时间段;2003和2004出现增长链接状态,主要受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影响,东北三省经济加快发展,煤炭消费增加,二氧化碳量随之增加;2005-2012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低碳减排目标,东北三省积极响应,这一阶段整体呈现弱脱钩状态,并且脱钩系数趋近于0。再次,利用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MESD)分析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得出1980-2012年MESD波动增长,2012年MESD最大的为辽宁省的10.3,吉林省次之为7.4,黑龙江省最小为6.3。MESD的变大伴随着GDP总量持续增长。MESD数值逐年增加,即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越高,碳排放增长率却波动减少,呈现出异步特征。最后,通过以上结论,针对东北三省不同的特点,提出几点东北三省发展的相关建议:(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2)提高能源利用率;(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4)继续发展低碳经济
【关键词】:碳排放 东北三省 脱钩 产业结构多元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9-10
- 1.1.1 国内研究背景9-10
- 1.1.2 国际研究背景10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3
- 1.3.1 碳排放与低碳经济研究进展11
- 1.3.2 碳排放不同尺度研究进展11-12
- 1.3.3 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进展12
- 1.3.4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12
- 1.3.5 碳排放与产业结构的研究进展12-13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3-14
- 1.4.1 研究内容13
- 1.4.2 创新点13-14
- 1.5 技术路线14-15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理论15-23
- 2.1 东北三省概况15-20
- 2.1.1 地理位置15-16
- 2.1.2 自然地理概况16-18
- 2.1.3 社会经济概况18-20
- 2.2 相关理论综述20-22
- 2.2.1 低碳经济理论20-21
- 2.2.2 脱钩理论21-22
- 2.3 数据来源22-23
- 第3章 东北三省碳排放量的核算23-37
- 3.1 东北三省能源消费现状23-27
- 3.1.1 辽宁省能源消费状况23-25
- 3.1.2 吉林省能源消费状况25-26
- 3.1.3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状况26-27
- 3.2 碳排放核算方法27-29
- 3.2.1 主要碳排放源27-28
- 3.2.2 碳排放系数28
- 3.2.3 碳排放核算公式28-29
- 3.3 东北三省碳排放核算结果及分析29-36
- 3.3.1 辽宁省碳排放量29-31
- 3.3.2 吉林省碳排放量31-33
- 3.3.3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33-34
- 3.3.4 东北三省碳排放量34-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东北三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7-47
- 4.1 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相关性分析37
- 4.2 东北三省能源强度与GDP关系37-39
- 4.3 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脱钩状态分析39-42
- 4.3.1 辽宁省碳排放与脱钩状态39-40
- 4.3.2 吉林省碳排放与脱钩状态40
- 4.3.3 黑龙江省碳排放与脱钩状态40-41
- 4.3.4 东北三省碳排放与脱钩状态41-42
- 4.4 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分析42-45
- 4.4.1 ADF平稳性检验42-43
- 4.4.2 协整检验43-44
- 4.4.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44
- 4.4.4 方差分解分析44-45
- 4.5 本章小结45-47
- 第5章 东北三省碳排放及产业结构的差异47-58
- 5.1 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差异分析47-49
- 5.1.1 辽宁省三次产业的差异47-48
- 5.1.2 吉林省三次产业的差异48
- 5.1.3 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的差异48-49
- 5.2 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49-50
- 5.3 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与GDP50-53
- 5.4 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与碳排放53-55
- 5.5 预测东北三省2020年碳排放量55-56
- 5.6 本章小结56-58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58-60
- 6.1 结论58-59
- 6.2 建议59-60
- 参考文献60-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举办“第十六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会”的通知[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8年12期
2 ;第十八届东北三省畜牧业交易会暨第三届吉林省畜牧业博览会[J];北方牧业;2010年23期
3 曹赵马;;东北三省银行举行篮球友谊赛[J];中国金融;1980年09期
4 ;东北三省超级稻大面积推广种植获得成功[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年10期
5 ;第四届东北三省白酒重点企业领导人联席会议圆满结束[J];酿酒;2000年06期
6 李国义,刘任重;东北三省支柱产业投融资合作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吴伟;东北三省养鹅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畜牧兽医;2005年08期
8 ;2003年东北三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J];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01期
9 佟宝全;陈才;刘继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区域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10 李国义;于波;;东北三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机制比较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北三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第六届联席会在吉林省召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分会十周年纪念专集(1993-2003)[C];2003年
2 吴伟;;东北三省养鹅现状及发展规划[A];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中国水禽业进展[C];2005年
3 吴伟;刘国君;赵辉;高光;孙永峰;;东北三省发展养鹅资源独厚,潜力巨大[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4 王卓妮;;东北三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5 谢永琴;詹新叶;;东北三省城市群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协调性研究[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6 叶瑜;方修琦;陶军德;胡玲;;20世纪东北三省多源耕地数据的比较分析[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7 ;开展“五关爱”活动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A];东北“三省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8年
8 苏阳;李北伟;;由互动到协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东北三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互动研究框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冠兴;李文涛;田震;赵庆禄;牛学民;朱乃芬;许宁;刘众;吴永久;于庆华;白金龙;;2012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年
10 刘时东;陈印军;;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穆悦;东北三省社科院长联席会在哈尔滨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蒋淑媛;东北三省博物馆联盟在长春成立[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记者 杨雨亭;东北三省食品科技界结成联盟[N];中国食品报;2011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沈 岩;振兴东北三省 戴尔在行动[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5 记者 高飞;东北三省网络出版节开幕[N];吉林日报;2006年
6 周兰峰邋记者 孙兆秋;东北三省高速公路军车加油实现社会化保障[N];解放军报;2008年
7 马敏;东北三省书画展在大连举行[N];中国体育报;2008年
8 记者 张景勇;周永康考察东北三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记者 巴茜;东北三省计生研讨会在鞍召开[N];鞍山日报 ;2009年
10 成三德;东北三省实施软件联动计划[N];中国电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曲洋;中国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畅;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晓丹;东北三省制造业集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PARK JAE BOK;中国东北3省与韩国东海岸地区的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晓飞;东北三省城市间固定资本存量估算及拓展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2 董美娜;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多元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詹新叶;东北三省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4 闫科闻;东北三省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宋艳青;东北三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倩茹;中国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相似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艳艳;东北三省农村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佟震;基于低碳经济的东北三省碳排放区域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盛志君;东北三省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良贵;东北三省科技投入对潜在产出贡献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多元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