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21:01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江苏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1991-2010年,GDP年均增长18.7%。虽然同一时期的就业增长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业人数平均每年仅增长0.59%,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呈现出"高增长,低就业"的局面。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江苏省1991~2010年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变动情况,探讨如何解决好江苏省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协调发展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分类号】:F127;F249.27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相继开展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不存在“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矛盾。(2)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应并不明显,甚至存在挤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从容;祝翠华;王玉婷;;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影响研究——以中国为例的经验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年09期

2 朱殊洋;;广东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探讨[J];岭南学刊;2011年02期

3 朱迪星;余媛;;再论我国就业和经济增长非一致性——基于创业理论视角[J];企业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源;马煜天;;我国产业结构演化与就业关联性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2 王鹏;赵捷;;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创新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2002-2008年的省际数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3 魏燕;龚新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4 张晓明;;《创业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创新与特色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舒银燕;;资本深化、重工业化、技术进步与西部地区工业就业增长——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6期

6 王光栋;郑志敏;;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就业[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7 宋德军;;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基于总量和结构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2年06期

8 钱利君;;技术创新的就业扩张效应: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年12期

9 杨丽娟;;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就业吸纳能力影响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向玲;唐俊;;我国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与就业弹性的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3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苗先锋;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2 俞建浓;政府干预、资本深化与就业弹性:理论与经验证据[D];浙江大学;2013年

3 林浩波;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向艳;转型期要素价格扭曲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2 陆志明;程实;;外汇干预与就业、宏观经济增长研究——以1994—2007年中国外汇干预实证研究为例[J];财经研究;2009年04期

3 张车伟,蔡f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4 李从容;祝翠华;;我国技术创新对就业弹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01期

5 贾民;从就业弹性的角度看我国的就业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6 阎革;我国就业弹性系数迅速下降的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胡鞍钢;中国就业形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59期

8 张本波;解读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9 刘键;蓝文永;徐荣华;;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探讨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10 蒋选;就业压力下的技术政策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语[J];IT经理世界;2006年07期

2 王智勇;;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为何不同步[J];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09期

3 陶爱萍;;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双赢[J];山东劳动保障;2007年06期

4 齐艳玲;;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5 张庆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1期

6 苏楠;;重庆市三次产业发展与就业人员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12期

7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张本波;;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8年06期

8 李睿;;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9 赵利;姜均武;;山东省对外贸易与就业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李强;;知识经济对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挑战[J];当代经济;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峰;钱利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传导渠道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余秋荣;;想方设法造“饭碗”——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增长问题[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3 蔡f ;;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赵文红;刘丽兰;;大学研发对高新企业创建和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唐珏岚;;经济高增长为何不能带来高就业——“奥肯悖论”的经济政策学解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6 韩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问题探讨[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7 王昊;;北京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整——以就业弹性系数为分析工具[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8 曾令华;;我国的城镇失业问题和增加就业的途径与政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9 曾令华;;非公有制经济要成为增加城镇就业的主体[A];民营经济研究论文选粹[C];2004年

10 黄国石;;劳力就业增长的控制模型[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就业促进会;就业增长长期内生于经济制度和体制选择 短期内生于宏观周期和相对景气[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人保部四措施促进就业增长[N];证券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孙忠法;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董国勋 统筹谋划 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N];中国人事报;2009年

4 姜方烈 记者 陈萍芬;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N];宜春日报;2009年

5 记者 祁小军;延长县广开渠道促进就业增长[N];延安日报;2009年

6 记者 袁雪梅 实习生 杨婧 通讯员 林龙婷;弘扬创业精神 服务企业发展 促进就业增长[N];三峡日报;2009年

7 忻州;公务员报考网瘫痪折射就业增长之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常梦飞;“无就业增长”是无意义的增长[N];中国信息报;2006年

9 肖庆松 邓璐一;梅列:促进就业增长 提高就业质量[N];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杨晓冬;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路途尚远[N];中国人事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梦霞;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曹建云;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王旭升;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蒋荷新;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就业和工资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方莉;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邬雪芬;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红涛;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得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林秀梅;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重庆市“无就业增长”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赵艳青;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郝小新;河南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贺娜;转型期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瞿向阳;服务贸易和就业增长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覃炜玲;基于就业增长的税收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何万里;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机制和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张劲舒;吉林省产业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彭子芫;就业弹性与新疆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王文川;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配置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1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