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11:58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已经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正在由农村工业化和县域经济主导区域经济发展向城市经济和都市圈经济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转变。以上海、南京、杭州等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经济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迅速上升,都市圈经济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综合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的增长极。因此,要以都市圈的视角审视长三角现在和将来的城市发展道路,通过构建更加合理的都市圈经济,把长三角地区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都市圈。 论文主要运用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同时借鉴了区域分工与专业化、大区域主义和“全总规划”等概念和原理,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长三角都市圈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来探究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论文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通过分析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出现的新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对长三角都市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研究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定位,提出了长三角积极构建都市圈经济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主要结论:(1)都市圈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结构上的表现,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市场规模扩张、企业追求规模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城镇集聚效应是长三角都市圈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四大内在动力。(2)长三角都市圈在表现出城市经济的地位迅速上升、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同城化效应日趋明显、城市发展从团状集聚向多中心扩散等新的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空间集聚水平提升缓慢、产业同构与城市功能趋同并存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3)围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都市圈的总体定位,长三角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应该完成由城镇密集区向城市发展带、由点轴发展走向网络发展、由多中心城市向都市经济圈的转变。(4)积极构建长三角都市圈经济,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选择合理的空间扩散模式,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有机疏散中心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新型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城市间功能互补;打造高效快捷的交通系统,缩短都市圈时空距离;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学位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65.1%,比 1978 年提高 46.5 个百分点;从长三角内部来看,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城市化水平均已超过 60%,已经进入城市主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由1978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7 个百分点扩大到 2010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5.2 个百分点,上海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达到 88.9%,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见表 3.3 和图 3.1)表 3.3:长三角和江浙沪两省一市主要年份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年 份 1978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浙 江 14.5 31.2 32.6 48.7 56 56.5 57.2 57.6 57.9 61.6江 苏 13.7 21.5 27.3 41.5 50.5 51.9 53.2 54.3 55.6 60.6上 海 58.7 67.4 70.8 74.6 84.5 85.8 86.8 87.5 88.3 88.9长三角 18.6 29.8 33.9 47.9 56.6 57.7 58.8 59.7 60.6 65.1资料来源:根据 1978—2011 年江苏、浙江、上海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加快青浦新城的建设,积极发展浦东南汇新城、奉贤南桥新城、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通过新城的建设,实现中心城市功能的有机疏散。杭州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着力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框架,未来将形成以老城区为主城区,以临平、下沙、江南三大副城为次中心,以余杭、良渚、塘栖、义蓬、瓜沥、临浦六个组团为依托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不断加快主城区产业和人口向三个副城、六个组团城镇转移的步伐。
图4.1:长三角地区都市圈与城市群分布4.2 核心城市加速成长,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核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和人口的集聚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的集群发展为长三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产业上的支撑,而长三角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大中小的集聚发展则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长三角都市 个核心城市1集聚区域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2010 年长三角都市圈 核心城市的生产总值为 67506.28 亿元,是 1990 年的 28 倍;地区生产总值三角都市圈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77.04%上升到 2010 年的 81.88%,增长 4.84分点。2010 年 16 个核心城市的常住人口为 10476.55 万人,比 1990 年增加 27人;常住人口占长三角都市圈的人口比重由 2000 年的 62.98%上升到 2010 68.93%,提高 5.5 个百分点。长三角都市圈城镇集聚全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提高,长三角都市圈 16 个核心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别由 1990 年的 6.8%、12.85%,提高到 2010 年的 8.03%和 17.62%;长三角圈人均 GDP 为 55264 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84 倍,16 个核心城市人均 G全国平均水平的 2.2 倍,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提升
本文编号:2824352
【学位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65.1%,比 1978 年提高 46.5 个百分点;从长三角内部来看,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城市化水平均已超过 60%,已经进入城市主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由1978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7 个百分点扩大到 2010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5.2 个百分点,上海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达到 88.9%,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见表 3.3 和图 3.1)表 3.3:长三角和江浙沪两省一市主要年份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年 份 1978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浙 江 14.5 31.2 32.6 48.7 56 56.5 57.2 57.6 57.9 61.6江 苏 13.7 21.5 27.3 41.5 50.5 51.9 53.2 54.3 55.6 60.6上 海 58.7 67.4 70.8 74.6 84.5 85.8 86.8 87.5 88.3 88.9长三角 18.6 29.8 33.9 47.9 56.6 57.7 58.8 59.7 60.6 65.1资料来源:根据 1978—2011 年江苏、浙江、上海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
加快青浦新城的建设,积极发展浦东南汇新城、奉贤南桥新城、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通过新城的建设,实现中心城市功能的有机疏散。杭州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着力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框架,未来将形成以老城区为主城区,以临平、下沙、江南三大副城为次中心,以余杭、良渚、塘栖、义蓬、瓜沥、临浦六个组团为依托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不断加快主城区产业和人口向三个副城、六个组团城镇转移的步伐。
图4.1:长三角地区都市圈与城市群分布4.2 核心城市加速成长,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核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和人口的集聚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的集群发展为长三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产业上的支撑,而长三角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大中小的集聚发展则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长三角都市 个核心城市1集聚区域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2010 年长三角都市圈 核心城市的生产总值为 67506.28 亿元,是 1990 年的 28 倍;地区生产总值三角都市圈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77.04%上升到 2010 年的 81.88%,增长 4.84分点。2010 年 16 个核心城市的常住人口为 10476.55 万人,比 1990 年增加 27人;常住人口占长三角都市圈的人口比重由 2000 年的 62.98%上升到 2010 68.93%,提高 5.5 个百分点。长三角都市圈城镇集聚全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提高,长三角都市圈 16 个核心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别由 1990 年的 6.8%、12.85%,提高到 2010 年的 8.03%和 17.62%;长三角圈人均 GDP 为 55264 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84 倍,16 个核心城市人均 G全国平均水平的 2.2 倍,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提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2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3 唐根年;沈沁;管志伟;;中国东南沿海产业空间集聚适度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研究[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4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5 徐维祥;浙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2期
6 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7 张小蒂;朱勤;;论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8 项后军;江飞涛;;核心企业视角的集群竞—合关系重新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9 汪斌;侯茂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3期
10 李怀政;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提升战略[J];管理现代化;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824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2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