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展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加,但在城乡居民收入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浮现出来,且呈扩大趋势。政府也通过各种途径来抑制城乡收入之间的高差距,但并没有真正从本质上彻底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持续居高的城乡收入差距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孰轻孰重的问题,而冲破既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成为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白热阶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城市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劳动力流动,进而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同,因此如何实现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协同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城乡收入差距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连系着国民的民生问题,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民大众幸福感增强的前提之一;而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刻的影响。通过创新城市化发展路径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双赢既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民本价值。本文认为,中国农民收入之所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民与中国市民之间的权利差距,这种差距本身是不平等的,这种差距本身是一种制度性歧视,农民与市民之间的权利差距主要表现在劳动主体流动权利差距、土地归属权利差距、主体参与市场权利差距和主体公共服务权利差距;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作为发展主体和发展目的的人口等人力资本的城市化,而不仅仅是土地等物质生产要素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其核心是国民大众发展权利的平等化,只有消除中国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发展权利差距,实现发展机会的平等均衡,才能使城乡收入差距降低甚至消除,从而完成优质高效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现状进行了深度地剖析,通过对两者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分析论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演变,并深入地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显著影响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困境,而且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述了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彻底废除户籍制度、尽快重建土地制度、保障公民自由权益、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和转变政府基本职能等途径来创新中国城市化发展,进而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土地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农民市民化 权利差距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7;F299.2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研究导论10-20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2 目的与意义11
- 1.3 相关文献综述11-16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1-14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4-15
- 1.3.3 相关文献基本评价15-16
- 1.4 方法与思路16-17
- 1.4.1 研究方法16
- 1.4.2 研究思路16-17
- 1.5 主要创新17-20
- 第二章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现状20-34
- 2.1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现状20-28
- 2.1.1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特征20-24
- 2.1.2 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24-26
- 2.1.3 城乡收入差距的显著影响26-28
- 2.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现状28-34
- 2.2.1 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28-29
- 2.2.2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演变29-32
- 2.2.3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困境32-34
- 第三章 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影响34-44
- 3.1 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的影响34-35
- 3.2 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35-37
- 3.3 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37-44
- 3.3.1 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数理分析37-39
- 3.3.2 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计量分析39-44
- 第四章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城市化发展创新路径:户籍、土地与自由44-48
- 4.1 逐步改革户籍制度44-45
- 4.2 尽快重建土地制度45-46
- 4.3 保障农民自由流动权益46-48
-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创新路径:市场、服务与政府48-52
- 5.1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48-49
- 5.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49-50
- 5.3 转变政府基本职能50-52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52-56
- 6.1 基本结论52-53
- 6.2 未来展望53-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2
- 附录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3年06期
2 程建平;农村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2期
3 宋克伟;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李勇,杨风;农民市民化岂能户口一转了之[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21期
5 雷云芳,薛先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海员;;农民市民化必须突破的障碍[J];江苏农村经济;2006年08期
7 李路艳;;解读农民市民化[J];知识经济;2007年12期
8 柳博隽;;农民市民化需要“双向”联动[J];浙江经济;2008年08期
9 张莉萍;华静怡;;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再就业的社会资本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陈广桂;孟令杰;;市民化中的农民与政府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增磊;;农民市民化中的问题及路径分析[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叶显东;熊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3 周海;;发达地区的农民市民化转化对策研究——以张家港塘桥片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梅建明;;进城农民的“农民市民化”意愿考察——对武汉市782名进城务工农民的调查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朱巧玲;甘丹丽;;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刘增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民市民化遇到的制度性障碍及突破[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丽娟;农民市民化须破五大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王富兴;农民市民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N];驻马店日报;2005年
3 文字整理 王平;全面开展农民市民化的研究极为必要[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农民市民化更需要角色再造[N];文汇报;2010年
5 记者 雷蕾;济宁市:关注“农民市民化”实现[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徐东锋 首席记者 邱丽娜;青冈祯祥镇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N];黑龙江经济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拉田;年内9万农民市民化[N];宝鸡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厉晓杭 海曙记者站 张黎升 许玉芬;农民市民化:一道待解的题[N];宁波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姚建平;抓好城镇化推进农民市民化[N];黑龙江日报;2013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 钱学明;农民市民化两个关键问题[N];江淮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杨风;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芹;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赖代煌;困境与超越:体制视角下的农民市民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帅启梅;社区发展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深层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滕学琴;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郑悦;当代中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尤燕芳;无锡实施“两置换一转化”推动农民市民化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李晶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贾瑞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困境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10 孟江东;我国农民市民化面临的三大变迁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