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面对着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增长乏力的压力,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诸多政策措施鼓励科技活动,旨在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高科技企业的诞生和成长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制度创新效应、产业集聚效应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何提高区域科技创业水平,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日益成为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焦点。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制定公共政策,以促进区域科技创业系统优化成为具现实和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复杂性科学为理论视角,基于自下而上的分析逻辑阐述区域科技创业系统运行机理,构建区域科技创业系统多Agent模型,模拟系统内政府、在位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高校与科研机构等五大类Agent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基于NetLogo5.0.5仿真平台,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政府政策变量对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政府的创业政策组合,比单一的政策措施更有利于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培育。(2)政府在引进科技人才进行创业的同时,也要引进相关的中介组织以及创业投资机构加以保障。(3)政府的创业基金通过PE/VC等投资机构对科技创业者投资,更能有效的促进区域科技创业水平的提高。(4)浓郁的创业文化和区域产学研合作网络有利于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良性发展。此外,本文以南京为例验证仿真研究结果,在对南京市科技创业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硅谷、特拉维夫、新加坡等世界先进地区科技创业系统的建设经验,从创业政策、创业投资、科技人才、创业服务、创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优化南京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业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仿真 公共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3;F27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8-10
- 1.3 本文结构安排10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10-12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2-22
- 2.1 科技创业的相关概念12-13
- 2.2 科技创业政策的相关研究13-15
- 2.3 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相关研究15-17
- 2.4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简介17-18
- 2.5 复杂性科学与科技创业系统的相关研究18-21
- 2.6 小结21-22
- 第三章 区域科技创业系统模型22-29
- 3.1 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内涵22
- 3.2 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主体22-25
- 3.3 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运行机制25-26
- 3.4 区域科技创业系统仿真模型26-29
- 第四章 区域科技创业动态仿真29-44
- 4.1 基本假设29
- 4.2 Agent设计29-30
- 4.3 系统仿真流程30-32
- 4.4 初始参数和仿真平台32-34
- 4.5 仿真结果分析34-44
- 第五章 南京科技创业系统优化对策研究44-62
- 5.1 南京科技创业的发展现状44-49
- 5.2 南京科技创业系统的构建49-52
- 5.3 国外科技创业系统建设经验借鉴52-57
- 5.4 优化南京科技创业系统的对策建议57-62
- 第六章 结语62-64
- 6.1 本文主要工作62
- 6.2 论文贡献62
- 6.3 论文不足及展望62-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丙奇 ,王亚东;大学生创业何去从?[J];科技创业;2001年03期
2 高建;李智晖;;重新认识学生创业[J];数字财富;2001年09期
3 乐华;创业—成功—再创业[J];科技创业;2003年08期
4 王锐;大学生创业培训刻不容缓——专访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徐本亮[J];科技创业;2003年Z1期
5 王建,李坤;南京创业核心要素与条件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S2期
6 姚海明,黄波;制度创新与创业环境优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S2期
7 张楠;校园创业的“昨日、今日、明日”[J];经纪人;2005年07期
8 陈裕先;;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J];中国科技奖励;2005年12期
9 彭志强;;未来是“创业十年”[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Z1期
10 祝春兰;;上海青年创业建设的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松筠;让学子带着“创业因子”走出校园[N];新华日报;2007年
2 主持人 李明 梁凯 张泽民 嘉宾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刚 学院院长 华桂宏;创业教育:促成学生就业零等待[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周江;大学生创业任重而道远[N];山西日报;2009年
4 杨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渐趋理性[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苏雁;创业教育变创业能力[N];光明日报;2010年
6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杨柳;构建高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记者 杨雪煌;盘龙将建 大学生“村官”创业园[N];昆明日报;2010年
8 王如龙;大学生创业:从“纸上”到“路上”的突破[N];云南政协报;2010年
9 记者 晏飞;创业带就业 人才促发展[N];徐州日报;2010年
10 ;创业教育提升职校生职业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敏;科技创业企业的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强;云创业平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吴凌菲;基于感知创业价值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苗莉;创业视角的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李虹霖;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任旭林;创业决策中的多层次适应性模型[D];浙江大学;2006年
8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荣祥;企业创业社会网络嵌入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梅德强;科技创业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合作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蓉艳;浙江省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乔蕊;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评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加勇;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创业能力提升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张敏;大学生创业素养的主旋律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5 陈源龙;退伍军人自主创业能力特征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李朝阳;GQ科技创业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张莉莉;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倾向形成的社会资本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冯洁;福建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吕品;信息化创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杨海昕;**创业公司基于水性聚氨酯产品生产体系方案选择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科技创业系统的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