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伙伴园区”建设:园区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27 06:45
  "伙伴园区"的实质是不同园区之间形成的一种跨区域合作关系。结合"伙伴园区"建设的国内实践,以南京市为例,详细阐述了"伙伴园区"建设的背景、逻辑和模式,明确了"伙伴园区"建设的协同逻辑主要是以利益诱导、政府推动、资源约束、市场驱动为主的动力机制和以产业协同、功能协同、服务协同、品牌协同为主的协同目标,建设的现实路径主要包括园区共建、品牌共享和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最后,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管理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等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1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伙伴园区”建设:园区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南京市“伙伴园区”建设目标概括图

示意图,园区,路径,逻辑


不难看出,在明确了“伙伴园区”建设的初衷目标和动力来源后,要想保证“伙伴园区”建设取得实效,必然要选择适当的园区合作模式作为推进建设的现实路径(见图2)。1.路径一:园区共建,即由两个或多个有意向的园区共同发起建设新的园区,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整合相关资源,放大发展优势。例如,在发展初期,苏州工业园区仅仅是新加坡软件产业转移的载体,但随着园区共建进程的深入,新加坡的发展轨迹在园区渗透、延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示范性效应,园区一方面高水平“引进来”,大力推进择商选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另一方面高水平“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园区模式成功在中白(白俄罗斯)、中阿(阿联酋)、中哈(哈萨克斯坦)等合作项目上辐射推广。2.路径二:品牌共享,即由其中某个园区借助另一个园区的品牌效应来建设发展,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后进园区能够增强园区品牌代理的比较竞争能力,加速发展进程。例如,由北京中关村在外地设立的首个科技产业园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其依托“中关村”在品牌、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挥所在地区位交通便利、配套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特点,着力打造为“五园一区”,起到了良好效果[6]。3.路径三:政策扶持,即在有关专项政策扶持下开展园区建设,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来促进相对落后地区园区的建设发展。例如,借助京蒙-对口帮扶政策,北京中关村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经开区共同规划建设了乌兰察布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园区不仅可以更多得承接北京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的转移和外溢,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为京津地区用户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实现快速发展[7]。综合而言,各地区在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在沿着“协同动力激发→协同模式选择→协同目标实现”这一基本现实路径的基础上,更加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多元化的模式选择来推动“伙伴园区”建设取得实效。五、推进“伙伴园区”建设的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智慧产业园区“生态圈”构建[J]. 雷健.  城市开发. 2019(11)
[2]武汉大都市区“飞地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研究[J]. 易兵,陈琛.  管理观察. 2019(01)
[3]京津冀城市群高科技园区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与合作共建模式——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J]. 苏文松,方创琳.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6)
[4]科技园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研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J]. 蒋海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3)
[5]泛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转移中的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机制及模式研究[J]. 丁胡送,吴福象,王新新.  科技与经济. 2012(06)
[6]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综述[J]. 厉敏萍,曾光.  经济体制改革. 2012(06)
[7]为园区发展 开拓新伙伴[J]. 朱静贤.  纺织服装周刊. 2008(42)
[8]区域合作模式与类型的分析框架研究[J]. 曹阳,王亮.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5)
[9]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方向[J]. 张可云.  创新. 2007(02)
[10]基于D-S证据理论的物流园区协同伙伴的选择模型[J]. 梁世翔,沈国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科技园区地方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边慧夏.华东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03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03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