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5:3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成渝经济区被称为是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两个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相互发展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对于成渝经济区、西部乃至全国的“十二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及更加长远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成渝两市规模相当,地域相邻,有着共同的经济腹地和互补性的产业结构,属于典型的双核型空间结构。这种双核结构加上历史、政府、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城市间互相争夺资源,恶性竞争,无序发展。自从2004年以来,尽管两市之间的合作逐步推进,但深入性的合作推行不易,合作空间的巨大潜力未得到深层次地挖掘,这种局面不利于成渝两市更好地共同发展,更加不利于以成渝两市为建设主体的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本文在借鉴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成渝城市发展关系历程、现状,借鉴国内外区域协调机制的经验上,运用博弈论等分析方法,分析成渝双核城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提出成渝发展关系的定位及有效地展开成渝间竞争与合作的实施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成渝双核在成渝经济区的核心...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城市发展关系的理论支撑
2.1 城市发展关系的演进理论
2.1.1 城市无序竞争阶段
2.1.2 城市区域竞合阶段
2.1.3 城市区域一体化阶段
2.2 基于双核空间结构的城市发展关系
2.3 城市发展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2.3.1 对竞争与合作的正确认识
2.3.2 竞争与合作是城市间发展关系不可回避的两大主题
2.3.3 双核型空间结构下竞争与合作是双核城市关系最明显的特征
第三章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现状分析
3.1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演变
3.1.1 竞争加剧阶段
3.1.2 竞争升级阶段
3.1.3 走向竞争合作阶段
3.2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现状
3.2.1 成渝城市定位趋同
3.2.2 成渝产业相似性较高
3.2.3 成渝合作效率较低
3.2.4 成渝双核空间发展不合理
3.3 基于博弈论的成渝竞合关系分析
3.3.1 成渝间的“囚徒困境”
3.3.2 成渝竞合的动态博弈分析
第四章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定位分析
4.1 成渝经济区关系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4.1.1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
4.1.2 开发以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4.1.3 境任务艰巨
4.2 成渝经济区关系发展的定位基础
4.2.1 成渝发展关系阶段判断
4.2.2 竞争力优势比较分析
4.2.3 产业优势比较分析
4.3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分析
4.3.1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总体战略定位分析
4.3.2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功能定位分析
第五章 成渝经济区关系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5.1 树立合作共赢新观念
5.1.1 强化共赢观念、寻求共同利益
5.1.2 明确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5.2 构建成渝协调合作新机制
5.2.1 良好的制度环境:创造合作持久化的基础条件
5.2.2 合理的组织安排: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
5.2.3 完善的合作规则:自愿遵守的约束机制
5.3 共建成渝合作新体系
5.3.1 建立统一大市场体系
5.3.2 培育推进合作的微观主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进展[J]. 刘曙光,杨明. 世界地理研究. 2008(04)
[2]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J]. 李胜会,冯邦彦. 经济问题. 2008(02)
[3]专业化产业集聚、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J]. 何雄浪,李国平. 经济学(季刊). 2007(04)
[4]产业聚集测度方法的演变和新发展[J]. 乔彬,李国平,杨妮妮.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4)
[5]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J]. 李君华,彭玉兰. 经济评论. 2007(02)
[6]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薄文广.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1)
[7]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 路江涌,陶志刚. 经济研究. 2006(03)
[8]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思考[J]. 林凌,刘世庆. 西南金融. 2006(01)
[9]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J]. 惠宁. 管理世界. 2005(11)
[10]区域间经济竞争无序性和区域内合作思考[J]. 张江洋. 经济师. 2005(09)
硕士论文
[1]成都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D]. 周健华.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研究[D]. 张立川.武汉理工大学 2005
[3]区域经济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D]. 漆琦.四川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4714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城市发展关系的理论支撑
2.1 城市发展关系的演进理论
2.1.1 城市无序竞争阶段
2.1.2 城市区域竞合阶段
2.1.3 城市区域一体化阶段
2.2 基于双核空间结构的城市发展关系
2.3 城市发展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2.3.1 对竞争与合作的正确认识
2.3.2 竞争与合作是城市间发展关系不可回避的两大主题
2.3.3 双核型空间结构下竞争与合作是双核城市关系最明显的特征
第三章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现状分析
3.1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演变
3.1.1 竞争加剧阶段
3.1.2 竞争升级阶段
3.1.3 走向竞争合作阶段
3.2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现状
3.2.1 成渝城市定位趋同
3.2.2 成渝产业相似性较高
3.2.3 成渝合作效率较低
3.2.4 成渝双核空间发展不合理
3.3 基于博弈论的成渝竞合关系分析
3.3.1 成渝间的“囚徒困境”
3.3.2 成渝竞合的动态博弈分析
第四章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定位分析
4.1 成渝经济区关系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4.1.1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
4.1.2 开发以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4.1.3 境任务艰巨
4.2 成渝经济区关系发展的定位基础
4.2.1 成渝发展关系阶段判断
4.2.2 竞争力优势比较分析
4.2.3 产业优势比较分析
4.3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分析
4.3.1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总体战略定位分析
4.3.2 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的功能定位分析
第五章 成渝经济区关系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5.1 树立合作共赢新观念
5.1.1 强化共赢观念、寻求共同利益
5.1.2 明确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5.2 构建成渝协调合作新机制
5.2.1 良好的制度环境:创造合作持久化的基础条件
5.2.2 合理的组织安排:创立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
5.2.3 完善的合作规则:自愿遵守的约束机制
5.3 共建成渝合作新体系
5.3.1 建立统一大市场体系
5.3.2 培育推进合作的微观主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进展[J]. 刘曙光,杨明. 世界地理研究. 2008(04)
[2]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J]. 李胜会,冯邦彦. 经济问题. 2008(02)
[3]专业化产业集聚、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J]. 何雄浪,李国平. 经济学(季刊). 2007(04)
[4]产业聚集测度方法的演变和新发展[J]. 乔彬,李国平,杨妮妮.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4)
[5]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J]. 李君华,彭玉兰. 经济评论. 2007(02)
[6]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薄文广.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1)
[7]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 路江涌,陶志刚. 经济研究. 2006(03)
[8]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思考[J]. 林凌,刘世庆. 西南金融. 2006(01)
[9]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J]. 惠宁. 管理世界. 2005(11)
[10]区域间经济竞争无序性和区域内合作思考[J]. 张江洋. 经济师. 2005(09)
硕士论文
[1]成都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D]. 周健华.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研究[D]. 张立川.武汉理工大学 2005
[3]区域经济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D]. 漆琦.四川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4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3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