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8:12
自县域经济的概念提出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系列重要举措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在科学发展观与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搞好县域经济,兼顾城乡,连片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综合竞争力,让老百姓过上真正幸福的、富裕的生活,是当今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凉山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而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之下,2011年GDP总量却成功突破1000亿元大关。数据不会说谎,但人均收入仅万余元又成为千亿GDP背后难解的迷题。因此,本研究将试图通过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找出真正的答案。经过对国内外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相关研究,本研究总结了竞争、竞争力、县域经济竞争力等基本理论。结合增长极理论、要素论、区域竞争论等理论,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凉山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凉山州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分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四个级指标,下设1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GDP、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农林牧渔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系统分析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
2.2 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
2.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2.4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2.5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2.6 文献评述
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
3.1 县域经济的内涵
3.2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3.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相关理论
3.3.1 比较优势理论
3.3.2 增长极理论
3.3.3 要素禀赋理论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4.1 标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前瞻性与整体性兼顾的原则
4.1.2 客观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结合的原则
4.1.3 扩展性与动态性结合的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
4.3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简介
5 凉山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5.1 基础数据采集
5.2 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5.3 选取主成分和构建综合评价函数
5.4 结果分析
6 凉山州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6.1 坚持科学的宏观发展战略
6.2 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6.3 加强开放与合作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J]. 王素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
[2]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周春蕾,骆建艳. 消费导刊. 2008(24)
[3]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赵建国,桂兆金,丁辰. 北方经贸. 2006(05)
[4]西部应走绿色城镇化之路[J]. 向昌学. 西部大开发. 2006(01)
[5]关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 左继宏,胡树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04)
[6]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J]. 胡荣华,刘光平.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4(02)
[7]当前国际竞争力理论及简评[J]. 俞凯,黄爱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2)
[8]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以福建为例[J]. 王秉安,洪文生.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
[9]河南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J]. 姚天祥,俞路,马兰,杨文新.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04)
[10]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朱允卫,杨万江. 浙江社会科学. 2003(04)
本文编号:3138967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系统分析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
2.2 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
2.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2.4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2.5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2.6 文献评述
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
3.1 县域经济的内涵
3.2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3.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相关理论
3.3.1 比较优势理论
3.3.2 增长极理论
3.3.3 要素禀赋理论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4.1 标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前瞻性与整体性兼顾的原则
4.1.2 客观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结合的原则
4.1.3 扩展性与动态性结合的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
4.3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简介
5 凉山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5.1 基础数据采集
5.2 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5.3 选取主成分和构建综合评价函数
5.4 结果分析
6 凉山州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6.1 坚持科学的宏观发展战略
6.2 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6.3 加强开放与合作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J]. 王素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9)
[2]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周春蕾,骆建艳. 消费导刊. 2008(24)
[3]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赵建国,桂兆金,丁辰. 北方经贸. 2006(05)
[4]西部应走绿色城镇化之路[J]. 向昌学. 西部大开发. 2006(01)
[5]关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 左继宏,胡树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4(04)
[6]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J]. 胡荣华,刘光平.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4(02)
[7]当前国际竞争力理论及简评[J]. 俞凯,黄爱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2)
[8]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以福建为例[J]. 王秉安,洪文生.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3)
[9]河南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J]. 姚天祥,俞路,马兰,杨文新.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04)
[10]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朱允卫,杨万江. 浙江社会科学. 2003(04)
本文编号:3138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3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