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1 17:4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紧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得以全面发挥。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结合高校职能,以重庆交通大学为实例,对其与重庆地区经济互动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经验,立足国情,探讨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交互作用,针对互动中的相关问题如互动各方主体问题,互动机制问题,制度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为推动两者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国内外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和实际经验进行了梳理,以重庆交通大学为实例,分别从区域经济对高校的作用和高校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包括近年来GDP变化、产业结构构成、重庆市经济发展政策与规划、高校发展状况的分析和对重庆交通大学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社会服务、自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各项实例分析,探讨了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也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如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培养规模与社会需求适应度,科研水平和实际成果转化率尚需提高,办学软硬件建设均需强化。...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理论综述
    2.1 国外对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2.1.1 人力资本理论及新经济增长理论
        2.1.2 三螺旋理论
        2.1.3 第三职能理论
        2.1.4 区域竞争力理论
        2.1.5 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2.2 国内对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2.2.1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2.2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2.3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贡献研究
        2.2.4 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第3章 国内外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践经验
    3.1 国外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践经验
        3.1.1 高校带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
        3.1.2 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
        3.1.3 建立相关机制,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
    3.2 我国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践经验
        3.2.1 建立高新科技园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3.2.2 高校培养适应区域发展的人才,改善劳动力资源
        3.2.3 加强官产学研合作,突出优势特色
第4章 重庆交通大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分析
    4.1 区域经济发展对重庆交通大学发展的作用
        4.1.1 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发展提供基础与前提
        4.1.2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高校人才培养布局
        4.1.3 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科研提供课题
        4.1.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为高校提供发展机遇
    4.2 重庆交通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4.2.1 人才培养的作用
        4.2.2 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作用
        4.2.3 社会服务的作用
        4.2.4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作用
第5章 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的互动主体分析
        5.1.1 高等学校主体方面
        5.1.2 政府主体方面
        5.1.3 企业主体方面
    5.2 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互动机制问题
        5.2.1 条块式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5.2.2 风险投资体系需完善
        5.2.3 评估监控机制需改进
        5.2.4 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
    5.3 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相关制度问题
        5.3.1 高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不足
        5.3.2 高校教师评价政策、激励机制需改善
        5.3.3 人才流动制度缺乏灵活性
第6章 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6.2 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及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6.3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指导与支持服务
    6.4 加大经费投入,拓展经费渠道
    6.5 企业应主动与高校合作互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6.6 改进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6.7 改革高校评估机制
    6.8 发展柔性人才互动机制
    6.9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 李金荣,和丽芬.  党史博采(理论). 2011(08)
[2]国内外三螺旋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J]. 周春彦,李海波,李星洲,高晓瑾.  科学与管理. 2011(04)
[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 周异决,张丽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4]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J]. 常静.  商业经济. 2011(11)
[5]宁波通过官产学密切合作构建区域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机理分析[J]. 李成刚,张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6)
[6]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王双巧,王占梅.  教育与职业. 2011(15)
[7]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发展研究[J]. 李娜,毛永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4)
[8]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燕山大学的案例[J]. 王楠,毛清华,冯斌.  生产力研究. 2011(03)
[9]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借鉴——以美国三所高校为例[J]. 谢梅,苗青.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校地互动: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J]. 顾永安.  高等教育研究. 2011(02)

博士论文
[1]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 张振助.华东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问题研究[D]. 杨甜.西北大学 2011
[2]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 任俊颖.河北大学 2011
[3]湖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朱剑鸿.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韩晓琴.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5]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法律问题研究[D]. 庞媓.南京大学 2011
[6]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 范倩.山东经济学院 2011
[7]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 曲万波.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8]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D]. 乔天宝.重庆大学 2010
[9]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周圆圆.重庆工商大学 2010
[10]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方艳红.山东经济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152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52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