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11:59
  面对我国相对落后的海洋资源产业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实现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已经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通过对蓝色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对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空间及其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第一,关于蓝色经济区基础理论的研究。在对蓝色经济区的概念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与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相关的基础理论,明确了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理论基础及其对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的指导作用。从研究的结果看,蓝色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子功能区的划分应该建立在梯度理论的基础上,产业布局规划要综合考虑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区域经济的联动协同发展,实现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优势海洋产业。第二,关于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在对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相关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引入ECIRM战略模型,构建了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规划的BEFIT战略目标模型,以指导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认为区域内部资源和不同子功能区之间、陆...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
        1.1.1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
        1.1.2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低端化问题突出
        1.1.3 海洋经济区与濒海内陆经济区缺乏联动发展机制
        1.1.4 国际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竞争日益加剧
        1.1.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命题的提出
        1.2.2 研究的目的
        1.2.3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案设计
        1.3.1 蓝色经济区建设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3.4 主要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1.4.1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
        1.4.2 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研究结构
第2章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的理论框架
    2.1 蓝色经济区概念的内涵和产业布局的特点
        2.1.1 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概念的提出与演变历程
        2.1.2 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的概念界定
        2.1.3 蓝色经济区的特点
        2.1.4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的特殊性
    2.2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基础理论及其指导作用
        2.2.1 梯度开发理论与反梯度开发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资源基础理论
        2.2.4 核心能力理论
        2.2.5 区位竞争优势理论
        2.2.6 产业集群理论
        2.2.7 产业融合理论
        2.2.8 产业生态理论
    2.3 科学发展观理论
        2.3.1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3.2 科学发展观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义
        2.3.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蓝色经济区建设要求
    2.4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的ECRIM指导思想
        2.4.1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特征
        2.4.2 ECIRM模型与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战略形成
    2.5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BEFIT战略模型构建
        2.5.1 蓝色经济区BEFIT战略目标模型的基本思想
        2.5.2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BEFIT战略模型构建
        2.5.3 蓝色经济区BEFIT战略目标模型的指导策略
    2.6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发展战略分析
        2.6.1 政府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管理作用分析
        2.6.2 构建统一的蓝色经济区财政金融保障体系
        2.6.3 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战略
        2.6.4 蓝色经济区优质资源的战略整合
        2.6.5 蓝色经济区地区统筹协同发展的管理战略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空间与功能定位
    3.1 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空间
        3.1.1 蓝色经济区经济地理边界划分的指导思想
        3.1.2 确定经济地理边界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
        3.1.3 蓝色经济区经济地理边界模型
    3.2 蓝色经济区内部各类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状况
        3.2.1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区构成
        3.2.2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情况
    3.3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方法与模型
        3.3.1 功能定位的基本原则
        3.3.2 功能定位的维度
        3.3.3 功能定位的指标体系
        3.3.4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数量模型
    3.4 蓝色经济区子功能经济区划分
        3.4.1 蓝色经济区功能集构建
        3.4.2 基本功能的结构
        3.4.3 功能定位的映射关系
    3.5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空间与功能定位策略
        3.5.1 经济地理边界确定策略
        3.5.2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的国家区域规划战略
        3.5.3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的区域经济政策
        3.5.4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的战术性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策略
    4.1 我国蓝色经济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4.1.1 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2 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4.1.3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4.2 蓝色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分析
        4.2.1 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资源基础分析
        4.2.2 产业进入标准分析
        4.2.3 产业结构分析
    4.3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模型
        4.3.1 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4.3.2 产业布局的前提与基本假设
        4.3.3 产业布局的理论框架
        4.3.4 产业布局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4.3.5 产业布局模型构建
        4.3.6 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4.4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模型分析与布局策略
        4.4.1 产业布局的指导策略
        4.4.2 辩证看待海陆经济联动机制中主导产业的形成
        4.4.3 产业布局规划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动态均衡机制
    5.1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动态均衡的动因分析
        5.1.1 产业布局模型假设的扩展
        5.1.2 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动态关联性
        5.1.3 产业布局主体利益的外部性
    5.2 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动态竞争与合作机制
        5.2.1 竞争博弈与联动合作并存的原因
        5.2.2 利益主体竞争博弈的形成机制
        5.2.3 利益主体联动协同合作的形成机制
    5.3 蓝色经济区动态合作博弈模型构建
        5.3.1 局部利益均衡动态合作博弈模型假设
        5.3.2 动态合作博弈的主体构成
        5.3.3 利益主体动态合作博弈的基本原理
        5.3.4 动态合作博弈模型
    5.4 产业布局实现动态合作博弈的策略
        5.4.1 推动动态合作博弈的基本策略
        5.4.2 推动动态均衡的政府作用
        5.4.3 推动企业层面建立良好的动态竞争合作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实证研究
    6.1 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6.1.1 区位地理与经济发展情况概述
        6.1.2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6.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BEFIT战略基础分析
        6.2.1 统筹规划和协调机制的建立
        6.2.2 产业资源基础
        6.2.3 海洋产业基础
        6.2.4 地区区域规划管理水平
        6.2.5 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资本基础和倾斜政策
    6.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空间与功能定位
        6.3.1 经济地理边界分析
        6.3.2 产业布局空间的功能定位维度分析
        6.3.3 各子功能经济区功能定位
    6.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分析
        6.4.1 主导产业选择
        6.4.2 产业布局分析
        6.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动态性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蓝色基金”助力“蓝色经济”[J]. 张韶天.  商周刊. 2011(09)
[2]浅析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J]. 倪庆东,于慎澄.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3]论蓝色经济视角下渔业产业法律体系建设[J]. 胡家强,张立群.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4]潍坊市发展“蓝色经济”区位优势研究[J]. 赵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7)
[5]实施山东蓝色经济战略[J]. 夏元.  珠江水运. 2011(Z1)
[6]立足海洋资源优势 全方位发展蓝色经济[J]. 王学文.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7]保护海洋环境 发展蓝色经济 提升城市品牌[J]. 兰婧,刘洪鹏,吴靖.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4)
[8]蓝色经济背景下的鲁南经济带发展对策[J]. 李彬,于永娟,岳成美.  山东经济. 2011(01)
[9]蓝色经济建设对产业政策法的挑战及其应对[J]. 胡家强,陈睿,李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基于国际比较的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 王兆君,刘帅.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博士论文
[1]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D]. 林强.青岛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59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59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2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