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与少数民族散居区的经济发展研究 ——以粤北南雄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01 03:50
推动珠角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推进产业向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幸福广东的主要任务。粤北山区就此抓住“双转移”契机发展当地经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以后发优势理论为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后发经济体——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边缘的粤北少数民族散居区南雄市作为研究的对象,着力探讨粤北南雄市在珠三角产业“双转移”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通过回顾和梳理目前学术界对后发优势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后发优势实现的条件和机制;其次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粤北南雄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出粤北南雄市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再次,笔者分析粤北南雄市发挥后发优势所具有的外部条件及制约因素;最后从后发优势的视角出发,提出粤北南雄市发挥后发优势的政策建议。在产业转移的发展契机下,粤北南雄市城市发展定位将是“工业强市、生态立市”,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产业体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同时加大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力度,为南雄市的工业发展提供所需高素质人才。作为落后地区,粤北南雄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政府对市场的培育和...
【文章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后发优势
第一节 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
第三章 粤北南雄市发挥后发优势的外部条件及其制约因素
第一节 粤北南雄市实现后发优势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制约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粤北南雄市实现后发优势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明确市(县)域发展定位,促进产业发展的差异化
第二节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第三节 加大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力度
第四节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建设强有力的服务型政府
第五节 内引外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第六节 构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尾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工业园管理研究[J]. 赵玲玲,张仁杰. 经济研究参考. 2010(40)
[2]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比较[J]. 余倩. 经营管理者. 2010(13)
[3]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发挥——基于区域贸易中的技术扩散和创新视角[J]. 鲍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7)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下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叶祥松,秦广庆.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5]以产业转移为支点探寻粤北韶关跨越发展新思路[J]. 刘牧鑫. 经济师. 2010(02)
[6]广东省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赵祥. 经济地理. 2010(01)
[7]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与特征[J]. 陈林,朱卫平. 国际经贸探索. 2010(01)
[8]韶关市产业转移存在的难题及其对策分析[J]. 张娣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10(01)
[9]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J]. 郭丽.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4)
[10]制度后发优势与后发区域的发展[J]. 郭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02)
博士论文
[1]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何国勇.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D]. 侯高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3]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 王晓博.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发挥县域经济后发优势问题研究[D]. 谢彦明.四川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0088
【文章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后发优势
第一节 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
第三章 粤北南雄市发挥后发优势的外部条件及其制约因素
第一节 粤北南雄市实现后发优势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制约粤北南雄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粤北南雄市实现后发优势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明确市(县)域发展定位,促进产业发展的差异化
第二节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第三节 加大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力度
第四节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建设强有力的服务型政府
第五节 内引外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第六节 构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尾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工业园管理研究[J]. 赵玲玲,张仁杰. 经济研究参考. 2010(40)
[2]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比较[J]. 余倩. 经营管理者. 2010(13)
[3]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发挥——基于区域贸易中的技术扩散和创新视角[J]. 鲍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7)
[4]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下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叶祥松,秦广庆.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5]以产业转移为支点探寻粤北韶关跨越发展新思路[J]. 刘牧鑫. 经济师. 2010(02)
[6]广东省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赵祥. 经济地理. 2010(01)
[7]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与特征[J]. 陈林,朱卫平. 国际经贸探索. 2010(01)
[8]韶关市产业转移存在的难题及其对策分析[J]. 张娣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10(01)
[9]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J]. 郭丽.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4)
[10]制度后发优势与后发区域的发展[J]. 郭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02)
博士论文
[1]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何国勇.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D]. 侯高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3]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 王晓博.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发挥县域经济后发优势问题研究[D]. 谢彦明.四川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0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7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