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1-05-21 12:14
统筹城乡发展,把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2007年6月,成都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探索与发展。2008年,汶川地震对成都也造成了非常惨重的损失,成都市的城乡统筹工作与灾后重建工作同时进行。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乡统筹现状与成效的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其城乡统筹综合水平。这对于今后成都市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城乡统筹为主线,以建立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根据对城乡统筹的内涵、目标和建设任务的理解,选择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社会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和城乡生态融合度五个截面作为子系统。综合运用频度统计法、层次理论分析法,逐步择优筛选适合成都市城乡统筹现状和发展特点的个体指标。在借鉴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方案比较和指标修正,确立了对应五个子系统的21项个体指标。并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在结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指标权重进行科学的计算。最后,选择成都市温江区作为指标体系的应用实例,进一步检验指标体系的...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情况
2.1 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
2.1.1 城乡统筹的概念
2.1.2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2.1.3 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2.2 城乡统筹的实践情况
2.2.1 城乡统筹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情况
2.2.2 城乡统筹在成都市的实践情况
2.3 城乡统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3章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基础分析
3.1 成都市概况
3.1.1 成都市的自然条件
3.1.2 成都市的社会条件
3.1.3 成都市的经济条件
3.2 成都市城乡统筹现状
3.3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3.1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
3.3.2 成都市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成都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
4.1 成都市城乡统筹指标评估构建的重要意义
4.2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3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思路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4.3.2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4 成都市城乡统筹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4.4.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和构建方法
4.4.2 指标选择与解释
4.4.3 指标体系构架
4.5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4.5.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4.5.2 成都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6 评价函数选择与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第5章 应用实例:温江区城乡统筹水平评价
5.1 温江区城乡统筹概述
5.1.1 温江区概况
5.1.2 温江区城乡统筹现状
5.2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5.2.1 评价指标值的采集
5.2.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
5.3 温江区城乡统筹的综合水平
5.4 温江区城乡统筹评价结果分析
5.4.1 城乡经济融合度
5.4.2 城乡生活融合度
5.4.3 城乡社会融合度
5.4.4 城乡人口融合度
5.4.5 城乡生态融合度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以重庆市区县统筹为例[J]. 杜茂华,刘锡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城乡统筹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 田美荣,高吉喜. 中国发展. 2009(04)
[3]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一体化评价分析[J]. 常春芝.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01)
[4]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朱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07)
[5]城乡统筹评价体系的构建:重庆市九龙坡区实证[J]. 许玉明. 重庆社会科学. 2008(04)
[6]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实证应用[J]. 邓玲,王彬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4)
[7]江苏省城乡统筹评价体系评估及探讨[J]. 童玲玲,梁雪春,刘艳. 特区经济. 2007(10)
[8]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安萍莉. 农业技术经济. 2006(05)
[9]城乡统筹:城乡关联视角分析[J]. 方丽玲.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6)
[10]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顾益康,许勇军.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6)
硕士论文
[1]城乡一体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 刘正.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9689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情况
2.1 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
2.1.1 城乡统筹的概念
2.1.2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2.1.3 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2.2 城乡统筹的实践情况
2.2.1 城乡统筹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践情况
2.2.2 城乡统筹在成都市的实践情况
2.3 城乡统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3章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基础分析
3.1 成都市概况
3.1.1 成都市的自然条件
3.1.2 成都市的社会条件
3.1.3 成都市的经济条件
3.2 成都市城乡统筹现状
3.3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3.1 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经验
3.3.2 成都市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成都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
4.1 成都市城乡统筹指标评估构建的重要意义
4.2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3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思路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4.3.2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4 成都市城乡统筹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4.4.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和构建方法
4.4.2 指标选择与解释
4.4.3 指标体系构架
4.5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4.5.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4.5.2 成都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6 评价函数选择与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第5章 应用实例:温江区城乡统筹水平评价
5.1 温江区城乡统筹概述
5.1.1 温江区概况
5.1.2 温江区城乡统筹现状
5.2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5.2.1 评价指标值的采集
5.2.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
5.3 温江区城乡统筹的综合水平
5.4 温江区城乡统筹评价结果分析
5.4.1 城乡经济融合度
5.4.2 城乡生活融合度
5.4.3 城乡社会融合度
5.4.4 城乡人口融合度
5.4.5 城乡生态融合度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以重庆市区县统筹为例[J]. 杜茂华,刘锡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城乡统筹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 田美荣,高吉喜. 中国发展. 2009(04)
[3]辽宁沿海经济带城乡一体化评价分析[J]. 常春芝.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01)
[4]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朱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07)
[5]城乡统筹评价体系的构建:重庆市九龙坡区实证[J]. 许玉明. 重庆社会科学. 2008(04)
[6]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实证应用[J]. 邓玲,王彬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4)
[7]江苏省城乡统筹评价体系评估及探讨[J]. 童玲玲,梁雪春,刘艳. 特区经济. 2007(10)
[8]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安萍莉. 农业技术经济. 2006(05)
[9]城乡统筹:城乡关联视角分析[J]. 方丽玲.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6)
[10]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顾益康,许勇军.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6)
硕士论文
[1]城乡一体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 刘正.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9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9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