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与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16:36
20世纪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浙江省非常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且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是低碳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与我国低碳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低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浙江省低碳发展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于客观评价和促进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闸述;第三章以浙江省1990-2009年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排放的二氧化碳数据为基础,从脱钩和倒“U”型曲线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浙江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第四章对低碳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根据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引入...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低碳经济的内涵
二、关于碳排放的驱动因素
三、关于低碳经济的评价
四、关于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和对策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公共物品理论
三、外部性理论
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
三、低碳经济的度量
第三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技术进步
四、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
五、单位能耗碳排放量
六、产业结构
七、城市化水平
八、国际贸易分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浙江省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第一节 脱钩关系
一、脱钩指标选择
二、浙江省脱钩弹性测算
第二节 倒“U”型曲线关系
一、倒“U”型曲线理论
二、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倒“U”型曲线关系验证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浙江省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与变量设计
一、扩展的STIRPAT模型
二、变量设计
第二节 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驱动因素计量模型分析
一、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二、回归结果
第三节 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分析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主要评价方法和指标评价原则
一、评价方法
二、指标构建原则
第二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一、能源利用系统指标
二、经济发展系统指标
三、技术支持系统指标
四、政府政策系统指标
五、消费方式系统指标
六、生态环境系统指标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第一节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和得分计算
一、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二、构造因子变量
第二节 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和综合排名
一、计算因子得分
二 、综合评价体系的确立
三、各地区综合排名
第三节 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纵向评价
一、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二、浙江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分析
第四节 低碳经济发展横向比较
一、能源利用横向比较
二、经济发展横向比较
三、技术支持横向比较
四、政府政策横向比较
五、消费方式横向比较
六、生态环境横向比较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低碳能源政策
二、低碳技术政策
三、低碳产业政策
四、低碳消费政策
五、构建多方合作的低碳经济治理结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 赵敏.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2)
[2]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胡大立,丁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2)
[3]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 马军,周琳,李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2)
[4]丹麦低碳发展经验及其借鉴[J]. 来尧静,沈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5]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 邵超峰,鞠美庭. 生态经济. 2010(10)
[6]论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J]. 匡跃辉. 消费经济. 2010(05)
[7]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J]. 谢传胜,徐欣,侯文甜,许凤茹. 技术经济. 2010(08)
[8]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8)
[9]区域资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研究[J]. 张力小,梁竞. 自然资源学报. 2010(08)
[10]产业发展、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 李忠民,姚宇,庆东瑞. 统计与决策. 2010(11)
本文编号:3200034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低碳经济的内涵
二、关于碳排放的驱动因素
三、关于低碳经济的评价
四、关于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和对策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公共物品理论
三、外部性理论
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
三、低碳经济的度量
第三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化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技术进步
四、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
五、单位能耗碳排放量
六、产业结构
七、城市化水平
八、国际贸易分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浙江省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第一节 脱钩关系
一、脱钩指标选择
二、浙江省脱钩弹性测算
第二节 倒“U”型曲线关系
一、倒“U”型曲线理论
二、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倒“U”型曲线关系验证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浙江省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与变量设计
一、扩展的STIRPAT模型
二、变量设计
第二节 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驱动因素计量模型分析
一、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二、回归结果
第三节 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分析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主要评价方法和指标评价原则
一、评价方法
二、指标构建原则
第二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一、能源利用系统指标
二、经济发展系统指标
三、技术支持系统指标
四、政府政策系统指标
五、消费方式系统指标
六、生态环境系统指标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第一节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和得分计算
一、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二、构造因子变量
第二节 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和综合排名
一、计算因子得分
二 、综合评价体系的确立
三、各地区综合排名
第三节 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纵向评价
一、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二、浙江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分析
第四节 低碳经济发展横向比较
一、能源利用横向比较
二、经济发展横向比较
三、技术支持横向比较
四、政府政策横向比较
五、消费方式横向比较
六、生态环境横向比较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低碳能源政策
二、低碳技术政策
三、低碳产业政策
四、低碳消费政策
五、构建多方合作的低碳经济治理结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 赵敏.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2)
[2]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胡大立,丁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2)
[3]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沿海6省市低碳发展现状为例[J]. 马军,周琳,李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2)
[4]丹麦低碳发展经验及其借鉴[J]. 来尧静,沈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5]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 邵超峰,鞠美庭. 生态经济. 2010(10)
[6]论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J]. 匡跃辉. 消费经济. 2010(05)
[7]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J]. 谢传胜,徐欣,侯文甜,许凤茹. 技术经济. 2010(08)
[8]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8)
[9]区域资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研究[J]. 张力小,梁竞. 自然资源学报. 2010(08)
[10]产业发展、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 李忠民,姚宇,庆东瑞. 统计与决策. 2010(11)
本文编号:3200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0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