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二元结构与地区差异
发布时间:2021-05-22 16:17
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及东、中、西部梯度开发的区域特征必然会反映在居民的消费特性上,使其在城乡和地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正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借鉴相关经济理论和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城乡以及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进行差异性研究,进而揭示许多政策意义上的事实。本文首先以一条较为完整的逻辑线路,在对各经典消费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它们的演进加以评述,意在通过发现习惯形成理论与各经典消费理论的内在关联,挖掘习惯形成理论相对于其他理论在研究消费行为方面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模型。借鉴Dynan提出的具有习惯形成的生命周期消费模型,通过一系列数理推导得到能够揭示居民的习惯形成特征的模型。在实证部分,一方面,由于该模型中习惯形成参数为固定值,不能体现习惯形成参数的时变特征,无法对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变化路径进行考察。鉴于此,本文结合状态空间模型求解出各时点上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参数,实证结果揭示了城乡居民的习惯形成变化路径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异是渐进的、轻微的,而城镇居民的变异是革命性的,反应出消费热点的急剧转换特征。同时,城...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现有文献对消费行为的研究
1.2.2 现有文献对习惯形成的研究
1.2.3 对现有文献的简单评述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习惯形成与相关模型
2.1 消费效用与效用函数
2.2 习惯形成的定义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2.1 习惯形成的定义
2.2.2 习惯形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3 消费习惯形成理论与经典消费理论
2.4 习惯形成的模型刻画
2.4.1 LC/PIH-Hall理论框架下的习惯形成模型
2.4.2 Dynan的具有习惯形成的生命周期模型
第3章 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城乡差异
3.1 数据的选取和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
3.1.1 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3.1.2 状态空间模型及对Dynan模型的修正
3.2 Kalman滤波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3.2.2 卡尔曼滤波估计及结果分析
第4章 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地区差异
4.1 数据选取与处理
4.2 分时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面板单位根检验
4.2.1 1990—1999年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4.2.2 2000—2009年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4.3 分时期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回归检验
4.3.1 1990-1999年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回归检验
4.3.2 2000-2009年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回归检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何持续下降——基于消费习惯形成的实证分析[J]. 杭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06)
[2]内、外部习惯形成及居民消费结构——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 闫新华,杭斌. 统计研究. 2010(05)
[3]习惯形成、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戴丽娜.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03)
[4]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杜香香,付毅,张爱婷.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02)
[5]消费模式转型: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反思[J]. 胡雪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04)
[6]基于习惯形成的预防性储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 杭斌,郭香俊. 统计研究. 2009(03)
[7]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 艾春荣,汪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1)
[8]习惯形成下的缓冲储备行为[J]. 杭斌,申春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9]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实证分析[J]. 齐福全,王志伟.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7)
[10]经济转轨时期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J]. 赵晓英,曾令华,徐国梁. 消费经济. 2007(02)
硕士论文
[1]习惯形成与宏观经济增长[D]. 谭玉顺.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1303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现有文献对消费行为的研究
1.2.2 现有文献对习惯形成的研究
1.2.3 对现有文献的简单评述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习惯形成与相关模型
2.1 消费效用与效用函数
2.2 习惯形成的定义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2.1 习惯形成的定义
2.2.2 习惯形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3 消费习惯形成理论与经典消费理论
2.4 习惯形成的模型刻画
2.4.1 LC/PIH-Hall理论框架下的习惯形成模型
2.4.2 Dynan的具有习惯形成的生命周期模型
第3章 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城乡差异
3.1 数据的选取和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
3.1.1 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3.1.2 状态空间模型及对Dynan模型的修正
3.2 Kalman滤波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3.2.2 卡尔曼滤波估计及结果分析
第4章 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地区差异
4.1 数据选取与处理
4.2 分时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面板单位根检验
4.2.1 1990—1999年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4.2.2 2000—2009年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4.3 分时期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回归检验
4.3.1 1990-1999年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回归检验
4.3.2 2000-2009年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回归检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何持续下降——基于消费习惯形成的实证分析[J]. 杭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06)
[2]内、外部习惯形成及居民消费结构——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 闫新华,杭斌. 统计研究. 2010(05)
[3]习惯形成、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戴丽娜.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03)
[4]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杜香香,付毅,张爱婷.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02)
[5]消费模式转型: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反思[J]. 胡雪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04)
[6]基于习惯形成的预防性储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 杭斌,郭香俊. 统计研究. 2009(03)
[7]习惯偏好下的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 艾春荣,汪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1)
[8]习惯形成下的缓冲储备行为[J]. 杭斌,申春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9]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实证分析[J]. 齐福全,王志伟.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7)
[10]经济转轨时期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J]. 赵晓英,曾令华,徐国梁. 消费经济. 2007(02)
硕士论文
[1]习惯形成与宏观经济增长[D]. 谭玉顺.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1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0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