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20:09
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为导火索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科学分析此次危机的发生的原因,正确判断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对于维护我国经济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积极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制度,顺应经济时代的发展潮流。正确认识、分析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特征及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为进一步探索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及道路提供正确的依据,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本文通过正确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起源和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后危机时代我国的经济建设情况,从本质上把握我国经济建设的方向:我国政府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指引我国经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未来经济发展的科学道路。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说明
1.2.1 金融危机
1.2.2 后金融危机时代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与原因
2.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
2.1.1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
2.1.2 金融市场过度自由化
2.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2.1 此次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2.2.2 此次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3.1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1.1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
3.1.2 金融危机后经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3.2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3.2.1 把握中国国情,正确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3.2.2 结合中国实际,把握金融危机带来发展新机遇
3.3 中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因
3.3.1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科学理论依据
3.3.2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制度优势
第四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4.1 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
4.1.1 财政政策
4.1.2 产业政策
4.1.3 货币政策
4.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政府的具体经济调控措施
4.2.1 健全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
4.2.2 发展服务产业,扩大内需
4.2.3 调整产品结构,加速国内经济发展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析
5.1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5.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1.2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
5.1.3 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5.2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
5.2.1 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5.2.2 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缺失
5.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前景分析
5.3.1 完善国内机制建设
5.3.2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5.3.3 平衡我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赵净.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1)
[2]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发[J]. 杨晓默. 商品与质量. 2011(S4)
[3]新自由主义体制与美国经济运行的矛盾与危机——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再思考[J]. 银锋. 经济问题. 2010(02)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 黄泰岩. 求是. 2009(22)
[5]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J]. 吴念鲁,杨海平. 经济学动态. 2009(02)
[6]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的金融监管[J]. 阮建文,杜丽萍. 福建金融. 2009(01)
[7]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J]. 易培强.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1)
[8]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 马洪范. 中国金融. 2008(24)
[9]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应对思路[J]. 李天德. 决策咨询通讯. 2008(06)
[10]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反思[J]. 赵磊. 经济学动态. 2008(11)
硕士论文
[1]试析美国新自由主义[D]. 段军.新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4789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说明
1.2.1 金融危机
1.2.2 后金融危机时代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与原因
2.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
2.1.1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
2.1.2 金融市场过度自由化
2.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2.1 此次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2.2.2 此次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3.1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1.1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
3.1.2 金融危机后经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3.2 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3.2.1 把握中国国情,正确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3.2.2 结合中国实际,把握金融危机带来发展新机遇
3.3 中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因
3.3.1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科学理论依据
3.3.2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制度优势
第四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4.1 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
4.1.1 财政政策
4.1.2 产业政策
4.1.3 货币政策
4.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政府的具体经济调控措施
4.2.1 健全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
4.2.2 发展服务产业,扩大内需
4.2.3 调整产品结构,加速国内经济发展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析
5.1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5.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1.2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
5.1.3 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5.2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
5.2.1 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5.2.2 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缺失
5.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前景分析
5.3.1 完善国内机制建设
5.3.2 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5.3.3 平衡我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赵净.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1)
[2]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发[J]. 杨晓默. 商品与质量. 2011(S4)
[3]新自由主义体制与美国经济运行的矛盾与危机——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再思考[J]. 银锋. 经济问题. 2010(02)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 黄泰岩. 求是. 2009(22)
[5]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机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J]. 吴念鲁,杨海平. 经济学动态. 2009(02)
[6]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的金融监管[J]. 阮建文,杜丽萍. 福建金融. 2009(01)
[7]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J]. 易培强.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1)
[8]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 马洪范. 中国金融. 2008(24)
[9]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应对思路[J]. 李天德. 决策咨询通讯. 2008(06)
[10]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反思[J]. 赵磊. 经济学动态. 2008(11)
硕士论文
[1]试析美国新自由主义[D]. 段军.新疆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4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0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