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约束下的昆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5 07:28
本文作者以昆山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承载力理论,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模型构建、数学分析等多种方法,建立了以水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这个模型建立在对昆山市产业结构现状和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评价基础上。通过求解模型,获得了昆山市“十二五”规划期末最优化的工业产业结构方案。该研究对协调昆山市产业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昆山市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可用水资源短缺和水质退化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昆山市水资源总量不足,地表水大多是过境水,水环境容量已基本达到饱和,水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上海市位于昆山市河流下游,要保证上海市的河流水质,水质必须达到河道断面要求,需严格控制水环境质量。(2)昆山市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65.3:33.9,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近几年三产比例略有上升,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显现。但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提升。(3)昆...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1.2.2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1.2.3 水环境与经济关系研究现状
1.2.4 研究展望
1.3 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联分析
2.1 水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2.2 产业结构相关特征
2.2.1 产业间关系结构研究及产业划分的方法
2.2.2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2.2.3 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2.3 水环境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
2.3.1 水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3.2 产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选取及分析
3.1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理论基础
3.1.1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3.1.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3.1.3 多目标优化模型
3.2 考虑水环境要素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3.3 模型稳定性分析
3.4 模型求解方法
第四章 昆山市环境与产业结构现状调查分析
4.1 水系特征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昆山市水系特征
4.1.3 水资源量分析
4.2 水环境状况
4.2.1 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源分析
4.2.2 水环境容量
4.3 产业结构现状调查分析
4.3.1 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4.3.2 工业产业发展状况
4.3.3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4.4 总结与分析
第五章 昆山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5.1 昆山市决策变量的确定及优化模型的建立
5.1.1 决策变量的确定
5.1.2 优化模型的构建
5.1.3 待估参数、系数的确定
5.2 目标方程的确定与模型的求解
5.2.1 目标函数
5.2.2 模型的求解
5.3 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5.4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5.5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保障措施
5.5.1 完善投资政策,保障产业投资转型升级方向
5.5.2 设置合理产业发展政策,控制引导企业发展方向
5.5.3 实施节水战略及污染治理措施,有效减少水污染
5.5.4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目标妥协约束法在灌区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J]. 张礼华,秦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2)
[2]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计算应用[J]. 杨静,翁士创.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03)
[3]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综述及新进展[J]. 李鸣,平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3)
[4]水环境容量研究概述[J]. 冯启申,李彦伟.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01)
[5]环境约束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生态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J]. 周建安. 经济论坛. 2009(16)
[6]城市水环境与水质的演化及调控[J]. 曲久辉. 建设科技. 2009(15)
[7]产业结构调整对流域供需水平衡及水质改善的影响[J]. 苏琼,秦华鹏,赵智杰. 中国环境科学. 2009(07)
[8]基于生态视角的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李文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5)
[9]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J]. 李靖,周孝德,吴文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11)
[10]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设计[J]. 陈树良,杨金霞,袁国敏.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基于绿色核算的水资源价值与价格研究[D]. 倪红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4
硕士论文
[1]水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卫蓉.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小城镇水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周淑春.重庆大学 2007
[3]用多目标方法研究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D]. 张信阳.天津大学 2006
[4]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D]. 梅新敏.河海大学 2006
[5]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牟力波.大连理工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04940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1.2.2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1.2.3 水环境与经济关系研究现状
1.2.4 研究展望
1.3 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联分析
2.1 水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2.2 产业结构相关特征
2.2.1 产业间关系结构研究及产业划分的方法
2.2.2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2.2.3 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2.3 水环境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
2.3.1 水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3.2 产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选取及分析
3.1 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理论基础
3.1.1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3.1.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3.1.3 多目标优化模型
3.2 考虑水环境要素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3.3 模型稳定性分析
3.4 模型求解方法
第四章 昆山市环境与产业结构现状调查分析
4.1 水系特征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昆山市水系特征
4.1.3 水资源量分析
4.2 水环境状况
4.2.1 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污染源分析
4.2.2 水环境容量
4.3 产业结构现状调查分析
4.3.1 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4.3.2 工业产业发展状况
4.3.3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4.4 总结与分析
第五章 昆山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5.1 昆山市决策变量的确定及优化模型的建立
5.1.1 决策变量的确定
5.1.2 优化模型的构建
5.1.3 待估参数、系数的确定
5.2 目标方程的确定与模型的求解
5.2.1 目标函数
5.2.2 模型的求解
5.3 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5.4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5.5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保障措施
5.5.1 完善投资政策,保障产业投资转型升级方向
5.5.2 设置合理产业发展政策,控制引导企业发展方向
5.5.3 实施节水战略及污染治理措施,有效减少水污染
5.5.4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目标妥协约束法在灌区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J]. 张礼华,秦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2)
[2]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计算应用[J]. 杨静,翁士创.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03)
[3]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综述及新进展[J]. 李鸣,平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3)
[4]水环境容量研究概述[J]. 冯启申,李彦伟.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01)
[5]环境约束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生态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J]. 周建安. 经济论坛. 2009(16)
[6]城市水环境与水质的演化及调控[J]. 曲久辉. 建设科技. 2009(15)
[7]产业结构调整对流域供需水平衡及水质改善的影响[J]. 苏琼,秦华鹏,赵智杰. 中国环境科学. 2009(07)
[8]基于生态视角的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李文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5)
[9]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J]. 李靖,周孝德,吴文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11)
[10]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设计[J]. 陈树良,杨金霞,袁国敏.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博士论文
[1]基于绿色核算的水资源价值与价格研究[D]. 倪红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4
硕士论文
[1]水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卫蓉.北京交通大学 2008
[2]小城镇水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周淑春.重庆大学 2007
[3]用多目标方法研究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D]. 张信阳.天津大学 2006
[4]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D]. 梅新敏.河海大学 2006
[5]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牟力波.大连理工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04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0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