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经济政策

发布时间:2021-06-13 22:4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目前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建立在长期以高碳能源消费结构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国际责任所需,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欧美发达国家正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倡导低碳革命,以此推进世界能源、科技、贸易等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面对低碳经济的变革,我国作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发展中大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公共经济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在可持续发展、外部性、公共产品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阐述我国低碳经济的特定内涵入手,明确了政府在实施公共经济政策的中的主导地位。在介绍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的公共经济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以美、日、欧为代表,分析国外在低碳经济发展时的成功经验,通过总结使我国能够有所借鉴。最后,在分析我国现实政策和总结借鉴...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经济政策


正外部性及补贴或减税

边际收益曲线,碳税,负外部性


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负外部性,必须由政府来解决。政府主要是通过税收来解决环境负外部性。针对高碳排放引起的负外部性,主要税种为碳税和相关环境税的征收。碳税的理论基础是庇古税,即通过税收对外部性进行校正,使经济重回原有均衡点和最优状态。高碳排放的产品消费会污染环境,带来负外部效应。消费高碳产品对私人带来了边际收益 PMB,消费的污染后果又产生边际损失。边际收益与边际损失之和为社会边际收益 SMB。社会边际收益曲线 SMB 位于私人边际收益曲线 PMB 的下方。社会边际收益曲线 SMB 与边际成本曲线 MC 的交点为社会最优值,对应的是负外部性产品的产量 Q0。而市场均衡点是私人边际收益曲线PMB 与边际成本曲线 MC 的交点 Q1。对负外部性产品征收碳税,税值 t 应当是边际损失的大小,使市场均衡产量重回 Q0。因为 Q1>Q0,即市场均衡产量高于外部成本内化后的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均衡量对应一个产量 Q,则:P M B (Q ) =C (Q)等式对于 Q=Q0成立。碳税 t 将经济带回最优状态。t 正是污染带来的边际损失,碳税中和了这个外部性。

能源消费,走势图,变化关系,低碳


或允许企业加快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所采购设备的折旧速度。鼓励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行技术转让收入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税收扣除和引进技术税收优惠等。第三、单位和个人为生产低碳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可予以一定的所得税优惠。第四、在营业税方面,对从事低碳或无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可以免征营业税等。5.5.2 制定与低碳经济发展长期目标一致的经济增长政策总体上看,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变化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除 1997、1998 年略有下降)。从图 5.4 所示,可知 2002 年以前,能源消费波动和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能源消费增长率和 GDP 增长率的变化方向大体一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 李友华,王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2]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解决哪些问题[J]. 林伯强.  中国中小企业. 2009(09)
[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 朱四海.  发展研究. 2009(05)
[4]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 金乐琴.  经济学家. 2009(03)
[5]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 任力.  社会科学家. 2009(02)
[6]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 任力.  发展研究. 2009(02)
[7]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J]. 庄贵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05)
[8]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
[9]“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 胡鞍钢.  世界环境. 2008(02)
[10]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 李俊峰,马玲娟.  世界环境. 2008(02)



本文编号:3228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28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