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9 20:56
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体现。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要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然而,当前我国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却在阻碍着我国共同富裕实现的步伐。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同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同时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问题,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同步提高。对共同富裕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研究,正是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本文是以“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富民”政策为出发点,对新时期共同富裕的实现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文章首先从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的背景出发,充分分析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以及哲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和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依据
1.2 解决和论述的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综述
2.1 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背景
2.1.1 国际背景
2.1.2 国内背景
2.2 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思想
2.2.2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2.2.3 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2.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
2.3 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2.3.1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
2.3.2 共同富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3.3 共同富裕是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
2.3.4 共同富裕是从一个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
2.4 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依据
2.4.1 共同富裕体现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2.4.2 共同富裕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2.4.3 共同富裕体现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三章 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集中体现
3.1 邓小平理论与共同富裕
3.1.1 “先富、后富”理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3.1.2 打破平均主义,实现非均衡发展
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同富裕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3.2.2 协调区域发展,实现所有制结构多样化
3.3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
3.3.1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3.3.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
3.3.3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富民”、“惠民”政策
第四章 对新时期推进共同富裕的思考
4.1 创新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1.1 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1.2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4.1.3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
4.2 进一步完善区域划分落实制度,缩小地区差距
4.2.1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和社会事业建设,科学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
4.2.2 继续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
4.2.3 改革财政体制,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2.4 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加强其自生能力
4.3 创新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公平
4.3.1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4.3.2 改革高考录取制度,保证均等的高等教育机会
4.3.3 继续发展扩大民办教育,扩充教育资源
4.4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的、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
4.4.1 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
4.4.2 确立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
4.4.3 坚持“提低、限高、扩中”的分配取向
4.5 创新就业机制,扩大和完善就业
4.5.1 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4.5.2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4.5.3 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和结构,扩大就业量
4.5.4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4.6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4.6.1 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4.6.2 扩大和巩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4.6.3 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管理的水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J]. 王梦奎. 中国发展观察. 2010(12)
[2]分配伦理与共同富裕[J]. 赵洪生. 现代经济探讨. 2010(02)
[3]试析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周杏芬.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8(03)
[4]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J]. 李娟. 理论探索. 2007(04)
[5]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许新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01)
[6]试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J]. 周杏芬.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6(03)
[7]共同富裕内涵的新解读及其实践意义[J]. 杨兴林. 新视野. 2006(05)
[8]关怀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J]. 张芳山,贺喜灿.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9]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课题[J]. 张永光.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10]试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J]. 王永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硕士论文
[1]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 李建平.福建师范大学 2009
[2]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在新实践中的坚持与发展[D]. 曾庆玲.东北林业大学 2006
[3]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D]. 彭凌.南京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38527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依据
1.2 解决和论述的主要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综述
2.1 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背景
2.1.1 国际背景
2.1.2 国内背景
2.2 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思想
2.2.2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2.2.3 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2.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
2.3 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2.3.1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
2.3.2 共同富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3.3 共同富裕是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
2.3.4 共同富裕是从一个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
2.4 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依据
2.4.1 共同富裕体现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2.4.2 共同富裕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2.4.3 共同富裕体现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三章 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集中体现
3.1 邓小平理论与共同富裕
3.1.1 “先富、后富”理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3.1.2 打破平均主义,实现非均衡发展
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同富裕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3.2.2 协调区域发展,实现所有制结构多样化
3.3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
3.3.1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3.3.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
3.3.3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富民”、“惠民”政策
第四章 对新时期推进共同富裕的思考
4.1 创新城乡经济发展体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1.1 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1.2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4.1.3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
4.2 进一步完善区域划分落实制度,缩小地区差距
4.2.1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和社会事业建设,科学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
4.2.2 继续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
4.2.3 改革财政体制,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2.4 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加强其自生能力
4.3 创新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公平
4.3.1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4.3.2 改革高考录取制度,保证均等的高等教育机会
4.3.3 继续发展扩大民办教育,扩充教育资源
4.4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的、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
4.4.1 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
4.4.2 确立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
4.4.3 坚持“提低、限高、扩中”的分配取向
4.5 创新就业机制,扩大和完善就业
4.5.1 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4.5.2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4.5.3 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和结构,扩大就业量
4.5.4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4.6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4.6.1 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4.6.2 扩大和巩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4.6.3 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管理的水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J]. 王梦奎. 中国发展观察. 2010(12)
[2]分配伦理与共同富裕[J]. 赵洪生. 现代经济探讨. 2010(02)
[3]试析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周杏芬.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8(03)
[4]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J]. 李娟. 理论探索. 2007(04)
[5]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许新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01)
[6]试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J]. 周杏芬.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06(03)
[7]共同富裕内涵的新解读及其实践意义[J]. 杨兴林. 新视野. 2006(05)
[8]关怀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J]. 张芳山,贺喜灿.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9]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课题[J]. 张永光.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10]试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J]. 王永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硕士论文
[1]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 李建平.福建师范大学 2009
[2]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在新实践中的坚持与发展[D]. 曾庆玲.东北林业大学 2006
[3]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D]. 彭凌.南京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38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3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