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产业集聚、城市集聚及其耦合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19:29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多元化的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已经崛起并迅速演进,逐步形成了两种集群耦合发展的趋势,时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和质量。以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十大城市集群为样本,首先,选取产业部门和城市人口的相关指标和数据,运用区位商法测度并评价在2009-2018年期间,各城市群内的产业部门与所辖城市的集聚程度现状。在此基础上,测度各城市群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部门的集聚发展与所在城市群集聚发展的耦合度,依据标准评价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最后,测度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借助于面板数据法分析"产城集群"之间的耦合度对所在城市群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耦合发展必然会影响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时间段内对不同城市群的影响正负各异。为促进二群耦合发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效应,构建产业集聚链簇、提升产业链分工效率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0,21(04)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城市群的城市集聚度十年均值折线图
首先,“产城集群”的耦合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为因果。集群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内部协调共同体,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耦合发展意味着两种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自产生一种能散发到自体系之外的辐射力,带动着对方在物质内容、发展速度、关联形式以及要素配置等方面,形成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物质环境、条件或彼此需求。这一过程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产城融合,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缔结了紧密而丰富的物质基础。反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构建空间市场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多层次主体合作分工框架,通过产业跨区域转移、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来协调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借助于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关联、市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地理临界性和以共同知识、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认知临界性来推进,为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及二者耦合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载体。如图1所示,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二者耦合发展会重新调动和配置区域的资金、政策和市场的要素系统,并且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地方化经济效应以及城市化经济效应,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从而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效果。其次,“产城集群”耦合在不同的运行阶段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各异。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耦合发展,按照耦合程度的不同,能够分为形成和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各异。在耦合发展的形成和成长期,产业集群恰好也处于的发展初期。由于产业链跨区域的缔结程度较低,因此主要体现为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跨区域关联和区域内部的产业扩散。如图2所示,产业集聚A、B、C,分别从属于相互独立的城市集群1、2、3,在三个产业集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分别辐射了各自所在的城市群、带动其成长,随着三个产业集聚跨城市群经济关联的逐步加深,产业集聚形成了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区域之间因产业集聚关联的不断加深而调动人口、配套设施、资金等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布,带动了区域之间形成初步的产业空间联系。
其次,“产城集群”耦合在不同的运行阶段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各异。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耦合发展,按照耦合程度的不同,能够分为形成和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各异。在耦合发展的形成和成长期,产业集群恰好也处于的发展初期。由于产业链跨区域的缔结程度较低,因此主要体现为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跨区域关联和区域内部的产业扩散。如图2所示,产业集聚A、B、C,分别从属于相互独立的城市集群1、2、3,在三个产业集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分别辐射了各自所在的城市群、带动其成长,随着三个产业集聚跨城市群经济关联的逐步加深,产业集聚形成了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区域之间因产业集聚关联的不断加深而调动人口、配套设施、资金等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布,带动了区域之间形成初步的产业空间联系。再次,在耦合成熟期,产业集聚的行业跨度和地理空间分布就会多元化和跨区域化,不仅在城市群内部形成了多样化的多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中的一些部门还跨越区域形成了产业集群群,从而带动了多个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如图3所示,产业集群群的形成会强化区域之间的吸引和辐射,往往伴随着由产业集群在次级区域内部形成,到跨越次级域内部向次级区域外部溢出,再到被次级区域外部的区域排斥或吸收的过程。在吸收这种辐射的次区级域中,融合产生新的分支或成为原有产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被排斥的原有溢出返回到出发地,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集群,或因产能过剩被淘汰,或向其他次级区域再次溢出,最终在吸收初次产业集群溢出的次级区域与发出区域之间,或者在这些次级区域之间,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并逐步成长为产业集群链,如城市群1中的产业集群A-C-B-D-A。产业链经由价值链演化为城市链和城市3群链,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集群群”:产业集群理论的进阶[J]. 严含,葛伟民.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5)
[2]产业集群、城市群与经济增长——以中部地区城市群为例[J]. 项文彪,陈雁云. 当代财经. 2017(04)
[3]世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汤梦玲,李仙. 中国软科学. 2016(10)
[4]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耦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 陈雁云,朱丽萌,习明明. 经济地理. 2016(10)
[5]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 经济地理. 2013(01)
[6]中国产业集群绩效评价——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J]. 赵军,时乐乐. 经济问题探索. 2012(09)
[7]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 李东光,郭凤城. 经济纵横. 2011(08)
[8]产业发展、城市集聚耦合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J]. 陈雁云. 改革. 2011(04)
[9]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 沈玉芳,刘曙华,张婧,王能洲. 经济地理. 2010(05)
本文编号:3259735
【文章来源】: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0,21(04)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城市群的城市集聚度十年均值折线图
首先,“产城集群”的耦合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为因果。集群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内部协调共同体,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耦合发展意味着两种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自产生一种能散发到自体系之外的辐射力,带动着对方在物质内容、发展速度、关联形式以及要素配置等方面,形成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物质环境、条件或彼此需求。这一过程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产城融合,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缔结了紧密而丰富的物质基础。反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构建空间市场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多层次主体合作分工框架,通过产业跨区域转移、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来协调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借助于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关联、市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地理临界性和以共同知识、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认知临界性来推进,为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及二者耦合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载体。如图1所示,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二者耦合发展会重新调动和配置区域的资金、政策和市场的要素系统,并且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地方化经济效应以及城市化经济效应,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从而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效果。其次,“产城集群”耦合在不同的运行阶段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各异。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耦合发展,按照耦合程度的不同,能够分为形成和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各异。在耦合发展的形成和成长期,产业集群恰好也处于的发展初期。由于产业链跨区域的缔结程度较低,因此主要体现为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跨区域关联和区域内部的产业扩散。如图2所示,产业集聚A、B、C,分别从属于相互独立的城市集群1、2、3,在三个产业集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分别辐射了各自所在的城市群、带动其成长,随着三个产业集聚跨城市群经济关联的逐步加深,产业集聚形成了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区域之间因产业集聚关联的不断加深而调动人口、配套设施、资金等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布,带动了区域之间形成初步的产业空间联系。
其次,“产城集群”耦合在不同的运行阶段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各异。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耦合发展,按照耦合程度的不同,能够分为形成和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各异。在耦合发展的形成和成长期,产业集群恰好也处于的发展初期。由于产业链跨区域的缔结程度较低,因此主要体现为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跨区域关联和区域内部的产业扩散。如图2所示,产业集聚A、B、C,分别从属于相互独立的城市集群1、2、3,在三个产业集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分别辐射了各自所在的城市群、带动其成长,随着三个产业集聚跨城市群经济关联的逐步加深,产业集聚形成了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区域之间因产业集聚关联的不断加深而调动人口、配套设施、资金等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布,带动了区域之间形成初步的产业空间联系。再次,在耦合成熟期,产业集聚的行业跨度和地理空间分布就会多元化和跨区域化,不仅在城市群内部形成了多样化的多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中的一些部门还跨越区域形成了产业集群群,从而带动了多个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如图3所示,产业集群群的形成会强化区域之间的吸引和辐射,往往伴随着由产业集群在次级区域内部形成,到跨越次级域内部向次级区域外部溢出,再到被次级区域外部的区域排斥或吸收的过程。在吸收这种辐射的次区级域中,融合产生新的分支或成为原有产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被排斥的原有溢出返回到出发地,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集群,或因产能过剩被淘汰,或向其他次级区域再次溢出,最终在吸收初次产业集群溢出的次级区域与发出区域之间,或者在这些次级区域之间,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并逐步成长为产业集群链,如城市群1中的产业集群A-C-B-D-A。产业链经由价值链演化为城市链和城市3群链,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集群群”:产业集群理论的进阶[J]. 严含,葛伟民.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5)
[2]产业集群、城市群与经济增长——以中部地区城市群为例[J]. 项文彪,陈雁云. 当代财经. 2017(04)
[3]世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汤梦玲,李仙. 中国软科学. 2016(10)
[4]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耦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 陈雁云,朱丽萌,习明明. 经济地理. 2016(10)
[5]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 经济地理. 2013(01)
[6]中国产业集群绩效评价——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J]. 赵军,时乐乐. 经济问题探索. 2012(09)
[7]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 李东光,郭凤城. 经济纵横. 2011(08)
[8]产业发展、城市集聚耦合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J]. 陈雁云. 改革. 2011(04)
[9]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 沈玉芳,刘曙华,张婧,王能洲. 经济地理. 2010(05)
本文编号:3259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5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