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及模式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5:26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及模式选择,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相关分析,找出推动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模式。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内外城乡生活一体化的理论综述和模式分析,结合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现状,分析了制约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土地政策因素等,然后通过建立模型评价了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最后得出了推进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次论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与理论研究法相结合、比较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相结合、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有文献综述法、图表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本次论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是:一是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总体形势良好,各地级市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都有所提升,但是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其城乡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文化水平、教育质量、生活理念、法制观念等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城乡差距;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低、农村整体优势尚待开发;三是城镇化速度缓慢,人口人才流动机制尚不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本文...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乡生活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2.1.1 城市与乡村
2.1.2 城市化
2.1.3 统筹城乡生活
2.1.4 城乡生活一体化
2.2 城乡生活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2.2.1 国外城乡生活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2.2.2 国内城乡生活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第三章 国内外城乡生活一体化主要模式及其启示
3.1 国外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1.1 法国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1.2 英国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1.3 美国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2 国内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2.1 北京的"中心拉动"模式
3.2.2 上海市的"三步走"模式
3.2.3 无锡市的"三农现代化"模式
3.2.4 嘉兴市的"整体推进"模式
3.2.5 成都市的"政府自觉"模式
3.3 国内外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对陕西省的启示
3.3.1 发挥政府职能是城乡生活一体化的保证
3.3.2 发展农业是城乡生活一体化的根本
3.4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第四章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1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现状
4.2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4.2.1 小城镇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偏低
4.2.2 农村建设落后
4.2.3 城乡生活一体化制度不健全
4.2.4 土地流转制度实施不畅
4.2.5 生产要素市场不均衡
第五章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统计分析
5.1 城乡生活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城乡生活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5.2.1 因子分析原理
5.2.2 模糊聚类分析原理
5.3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综合评价
5.3.1 指标的因子分析
5.3.2 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
5.3.3 综合评价
第六章 推进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构建城乡和谐的体制
6.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身份"差别
6.1.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土地要素活力
6.1.3 深化城乡流通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
6.1.4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
6.2 进一步推进产业演进,走陕西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6.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重视现代农业发展
6.3.1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6.3.2 重视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6.4 以人为本,加大陕西省农村教育投资力度
6.5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 肖良武,张艳.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2]三次产业间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分析[J]. 王文举. 经济经纬. 2010(02)
[3]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研究综述[J]. 蒋时节,黄志玉,祝亚辉,景政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
[4]国内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J]. 余茂辉,吴义达. 乡镇经济. 2009(07)
[5]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广州市为例[J]. 祁新华,程煜,陈烈. 经济地理. 2008(05)
[6]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与城乡一体化[J]. 朱志萍. 软科学. 2008(06)
[7]以“大都市”与“城市群”的拔节声作证——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 刘士林. 社会科学. 2008(06)
[8]城市边缘地区的有效开发与规划[J]. 李晓莹,朱翊元. 住宅科技. 2007(07)
[9]基于空间视角的城乡二元关系研究[J]. 钱志鸿,岳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06)
[10]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断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 岳利萍,白永秀.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硕士论文
[1]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证研究[D]. 魏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中原城市群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研究[D]. 刘丙章.河南大学 2009
[3]东西部城乡一体化水平比较研究[D]. 王桂平.西北大学 2008
[4]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D]. 崔西伟.西南财经大学 2007
[5]城乡和谐的公平维度[D]. 贾宇星.上海交通大学 2007
[6]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制度创新[D]. 张涛.西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31459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乡生活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2.1.1 城市与乡村
2.1.2 城市化
2.1.3 统筹城乡生活
2.1.4 城乡生活一体化
2.2 城乡生活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2.2.1 国外城乡生活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2.2.2 国内城乡生活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第三章 国内外城乡生活一体化主要模式及其启示
3.1 国外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1.1 法国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1.2 英国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1.3 美国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2 国内的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
3.2.1 北京的"中心拉动"模式
3.2.2 上海市的"三步走"模式
3.2.3 无锡市的"三农现代化"模式
3.2.4 嘉兴市的"整体推进"模式
3.2.5 成都市的"政府自觉"模式
3.3 国内外城乡生活一体化模式对陕西省的启示
3.3.1 发挥政府职能是城乡生活一体化的保证
3.3.2 发展农业是城乡生活一体化的根本
3.4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第四章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1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现状
4.2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4.2.1 小城镇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偏低
4.2.2 农村建设落后
4.2.3 城乡生活一体化制度不健全
4.2.4 土地流转制度实施不畅
4.2.5 生产要素市场不均衡
第五章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水平统计分析
5.1 城乡生活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城乡生活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5.2.1 因子分析原理
5.2.2 模糊聚类分析原理
5.3 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综合评价
5.3.1 指标的因子分析
5.3.2 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
5.3.3 综合评价
第六章 推进陕西省城乡生活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构建城乡和谐的体制
6.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身份"差别
6.1.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土地要素活力
6.1.3 深化城乡流通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
6.1.4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
6.2 进一步推进产业演进,走陕西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6.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重视现代农业发展
6.3.1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6.3.2 重视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6.4 以人为本,加大陕西省农村教育投资力度
6.5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 肖良武,张艳.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2]三次产业间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分析[J]. 王文举. 经济经纬. 2010(02)
[3]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研究综述[J]. 蒋时节,黄志玉,祝亚辉,景政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
[4]国内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J]. 余茂辉,吴义达. 乡镇经济. 2009(07)
[5]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广州市为例[J]. 祁新华,程煜,陈烈. 经济地理. 2008(05)
[6]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变迁与城乡一体化[J]. 朱志萍. 软科学. 2008(06)
[7]以“大都市”与“城市群”的拔节声作证——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 刘士林. 社会科学. 2008(06)
[8]城市边缘地区的有效开发与规划[J]. 李晓莹,朱翊元. 住宅科技. 2007(07)
[9]基于空间视角的城乡二元关系研究[J]. 钱志鸿,岳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06)
[10]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断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 岳利萍,白永秀.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硕士论文
[1]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证研究[D]. 魏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中原城市群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研究[D]. 刘丙章.河南大学 2009
[3]东西部城乡一体化水平比较研究[D]. 王桂平.西北大学 2008
[4]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D]. 崔西伟.西南财经大学 2007
[5]城乡和谐的公平维度[D]. 贾宇星.上海交通大学 2007
[6]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制度创新[D]. 张涛.西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31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33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