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下皖北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21:02
本文关键词:水资源约束下皖北经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资源是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许多缺水地区由于盲目追求经济规模扩张加上自身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水资源无法支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短缺地区在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供水能力,建立与水资源相适应的经济发展适度规模。皖北是一个极度缺水地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资源短缺和需水结构不合理的严重约束,从长远来看,皖北有限的水资源供给与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当前皖北水资源约束的背景下,测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并基于水资源供给量,以供定需,确定皖北经济发展的适度规模,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是皖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政府决策层的战略关注焦点之一。首先,本文以皖北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2000-2013年期间皖北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并运用物元分析法对皖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皖北水资源承载力较差,总体属于Ⅲ级标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威胁到皖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通过构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两大指标体系,对2005-2013年期间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并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标准,对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3个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3年期间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总体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但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与3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全部达到红色预警,均处于轻度甚至极度失调状态,与皖南、皖中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再次,通过构建水资源尾效模型,测算了水资源约束对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0-2013年期间,皖北由于水资源约束每年经济增速要减少0.77%,皖北内部淮南市和阜阳市的经济增长受到水资源约束的影响最大,年均分别降低2.84%和1.35%;水资源约束使皖北城镇化进程年均减少0.28%,从2006年开始,水资源约束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逐渐减弱,在2013降到最低的0.16%。最后,本文从水资源短缺这一硬性约束条件入手,基于以供定需、供需平衡的原则,利用灰色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了2020年皖北的供水总量,通过确定各部门的需水结构系数和用水定额,最终测算出水资源约束下皖北适度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结果表明,2020年皖北地区GDP的适度规模为9190.71亿元,经济增速为7.90%;产业结构为16.7:44.4:38.9;城镇化率为40.10%,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 经济发展 协调度 适度规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213.4;F127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0-13
- 一、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11
- 二、水资源承载力11-13
- 三、皖北水资源相关问题研究13
- 第三节 相关界定与数据来源13-15
- 一、研究区域界定13-14
- 二、相关概念界定14
- 三、数据来源14-15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15-18
- 一、研究内容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三、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8-27
- 第一节 皖北水资源现状分析18-23
- 一、皖北水资源概况18-20
- 二、皖北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20-23
- 第二节 皖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3-25
- 一、经济规模23-24
- 二、产业结构24-25
- 三、城镇化水平25
- 第三节 本章小结25-27
- 第三章 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27-37
- 第一节 协调度测算模型27-30
- 一、可变模糊识别模型27-28
- 二、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28-30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30-36
- 一、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30-31
- 二、皖北水资源与各子系统协调度分析31-36
- 第三节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水资源对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37-46
- 第一节 理论模型构建37-40
- 一、水资源尾效模型37-39
-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39-40
- 第二节 实证研究40-45
- 一、计量检验40-41
-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41-45
- 第三节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皖北经济发展适度规模研究46-57
- 第一节 模型构建46-50
- 一、供水量预测46-48
- 二、需水量适度规模48-49
- 三、用水定额49
- 四、经济发展适度规模49-50
- 第二节 主要指标及相关参数确定50-53
- 第三节 实证分析53-56
- 一、经济规模53-54
- 二、产业结构54-55
- 三、城镇化水平55-56
- 第四节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57-61
- 第一节 结论57-58
- 第二节 政策建议58-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家旺;李良玉;;皖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以阜阳市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全面推进皖北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J];安徽科技;1998年09期
3 孟义昭;;明清时期皖北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J];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何丹;杨r,
本文编号:335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3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