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金华市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22:00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两次经济转型,推动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跨越。金华市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两种发展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已充分释放,优势不再明显。面对增长动力弱化、资源环境制约等严峻挑战,金华市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第三次经济转型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个课题,本文运用实际调查法、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构建VAR模型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然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金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路径和对策。首先,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创新型经济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创新型经济的定义、特点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分析了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参照创新型经济相关研究成果,按照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结合金华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建构理论,构建了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创新型经济评价指标分为创新资源、创新组织和创新影响三大类。其次,根据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学术科研水平、研究...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创新型经济研究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创新型经济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创新型经济理论及形成机理
    2.1 创新和创新理论
        2.1.1 创新的定义
        2.1.2 创新理论
    2.2 创新型经济的含义
    2.3 创新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2.3.1 创新环境系统性
        2.3.2 经济发展低碳化
        2.3.3 企业是创新主体
        2.3.4 把知识视为最重要资源
    2.4 区域创新型经济的形成机理
        2.4.1 区域创新型经济形成的外生机理
        2.4.2 区域创新型经济形成的内生机理
3 金华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评价
    3.1 构建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指标体系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构建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评价体系
        3.1.3 指标解释
        3.1.4 AHP方法对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3.2 金华市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评价
        3.2.1 原始数据采集
        3.2.2 指标标准化
        3.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3 基于创新型经济成长能力指标体系构建VAR模型
        3.3.1 数据来源
        3.3.2 单位根检验及滞后阶数的选择
        3.3.3 Johanshen协整检验
        3.3.4 构建VAR模型
        3.3.5 脉冲响应函数
        3.3.6 结果分析
    3.4 金华市创新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人才结构不合理
        3.4.2 企业融资困难
        3.4.3 产业结构不合理
        3.4.4 科技中介及服务发展滞后
        3.4.5 政府服务职能有待提高
4 金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路径
    4.1 基于人才建设的创新型经济路径
        4.1.1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4.1.2 发挥科技评价体系的创新导向作用
        4.1.3 以实践为关键环节培养创新的能力
        4.1.4 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
    4.2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经济路径
        4.2.1 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学研合作分析
        4.2.2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性经济发展对策
    4.3 基于创新中介的创新型经济路径
        4.3.1 建立创新行业组织
        4.3.2 优化市场结构
        4.3.3 引入科技评估机构
        4.3.4 建立科技中介组织信用评价体系
        4.3.5 推动科技中介组织法规建设
        4.3.6 完善专项服务
    4.4 基于区际联动的创新型经济路径
        4.4.1 构筑城市群
        4.4.2 延长产业链
        4.4.3 推动大物流
        4.4.4 搞活大市场
        4.4.5 激活科技源
5 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适合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机制
    5.2 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
    5.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4 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5.5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公共技术服务
    5.6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存在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三角城市群战略实施以来的效率评价[J]. 陈章喜,徐通.  经济地理. 2011(11)
[2]行业特色大学产学研合作路径[J]. 屈家安,刘菲.  中国高校科技. 2011(08)
[3]论创新型经济的涵义、特征与发展趋势[J]. 李建波.  前沿. 2011(07)
[4]2010年全球重要技术领域专利活动分析——汤森路透发布《2010年创新报告》[J]. 任晓玲.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03)
[5]关注我国进入创新型经济发展阶段——《创新型经济: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评介[J]. 卫兴华.  经济研究. 2011(01)
[6]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J]. 胡树华,杨洁,左继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0(06)
[7]地方高校学产研结合就业路径分析[J]. 刘宗南,佘斯勇.  理论月刊. 2010(12)
[8]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的借鉴意义[J]. 孙元花.  社会科学家. 2010(09)
[9]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的动态分析[J]. 程占永,李琳,李祖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3)
[10]高新区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 方玉梅.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2)

硕士论文
[1]金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D]. 周富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1
[2]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 石晓利.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7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47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