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安溪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9:53
  主体功能区划是协调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主体功能区划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指标,按照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是在广泛借鉴国外空间规划的思想和经验上,并结合国情实际提出来的。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安溪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结合目前已有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文献,采用多学科综合分析方法,对安溪县主体功能的适宜性评价、分区定位与开发建设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第一,指出主体功能区划的综合性。认为应从空间层次、规划内容和行政管理等三方面构建规划体系。主体功能区划与以往的各类经济区划和专项规划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充分考虑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征的综合区划。在分区规划与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从空间层次、规划内容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有效理顺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宜各区域特点的区划体系。第二,采用指数评价和判别分析法对安溪县主体功能进行适宜性评价。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三方面对安溪县主体功能进行了适...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目的意义
    1.2 基本思路
    1.3 重点难点
2 有关概念的界定
    2.1 关于区域的概念
    2.2 关于功能区的概念
    2.3 关于区域规划的概念
    2.4 关于空间规划的概念
    2.5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 国外研究借鉴
    3.2 国内研究现状
        3.2.1 关于主体功能区理论的研究
        3.2.2 关于主体功能区实践的研究
        3.2.3 关于主体功能区政策的研究
        3.2.4 关于主体功能区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4 安溪县区域主体功能的适宜性评价与区划
    4.1 安溪县概况
        4.1.1 自然环境状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综合评价
            4.1.3.1 主要特点和优势
            4.1.3.2 开发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
    4.2 区域主体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构建
        4.2.1 主体功能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区域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1 评价指标项
            4.2.2.2 评价指标项取值原则
        4.2.3 区域主体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
            4.2.3.1 指标选取和归并
            4.2.3.2 指标评价法
            4.2.3.3 判别评价法
        4.2.4 各类主体功能区备选方案的确定
        4.2.5 类型划分的辅助分析方法
            4.2.5.1 计量分析法
            4.2.5.2 遥感分析法
        4.2.6 辅助的决策因素
        4.2.7 形成方案
    4.3 安溪县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界线修正
        4.3.1 安溪县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4.3.2 四类主体功能区界限的修正
    4.4 安溪县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结果与分析
5 安溪县主体功能区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
    5.1 开发理念
        5.1.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发理念
        5.1.2 着力执行先行先试开发理念
        5.1.3 秉持以人为本开发理念
        5.1.4 区分主体功能开发理念
        5.1.5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理念
    5.2 开发原则
        5.2.1 坚持发展优先原则
        5.2.2 坚持优化结构原则
        5.2.3 坚持维护生态原则
        5.2.4 坚持集约开发原则
        5.2.5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原则
    5.3 战略目标
    5.4 战略任务
        5.4.1 县域空间布局
        5.4.2 空间开发格局
        5.4.3 核心增长极圈
    5.5 功能定位
        5.5.1 优化开发区域
            5.5.1.1 区域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
            5.5.1.2 开发和管制对策
        5.5.2 重点开发区域
            5.5.2.1 区域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
            5.5.2.2 开发和管制对策
        5.5.3 限制开发区域
            5.5.3.1 区域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
            5.5.3.2 规划目标
            5.5.3.3 发展方向
            5.5.3.4 开发和管制原则
        5.5.4 禁止开发区域
            5.5.4.1 功能定位
            5.5.4.2 管制原则
    5.6 预期结果
6 安溪县主体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配套政策建议
    6.1 土地政策
    6.2 产业政策
    6.3 财政政策
        6.3.1 完善转移支付
        6.3.2 统筹增量财力
    6.4 投资政策
        6.4.1 政府投资
        6.4.2 社会投资
    6.5 人口政策
    6.6 环境政策
    6.7 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现状与问题[J]. 刘栓振,王利.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12)
[2]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县域规划创新研究[J]. 马随随,朱传耿,仇方道.  世界地理研究. 2011(03)
[3]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地区发展新思维[J]. 孙久文.  人民论坛. 2011(20)
[4]广东云浮主体功能区改革试验[J]. 邹锡兰.  中国经济周刊. 2011(25)
[5]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研究——以江苏宜兴市为例[J]. 曹伟,周生路,姚鑫,郑群英.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5)
[6]加强国土空间开发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 宋志强.  经济视角(下). 2010(05)
[7]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刘桂文.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8]福建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J]. 王强,伍世代,李永实,汤晓华,陈国子.  地理学报. 2009(06)
[9]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以广东省云安县为例[J]. 陈敏.  人文地理. 2008(06)
[10]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J]. 罗必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硕士论文
[1]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D]. 李承国.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福州市主体功能区划研究[D]. 张继红.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基于GIS技术的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D]. 于百灵.辽宁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8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18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