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经济发展与中国城市中的性别收入不平等
发布时间:2021-11-26 14:38
本文利用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合地市级统计数据,研究探讨了改革时期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收入不平等的发展趋势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我们特别关注市场化及社会经济发展这两个维度对性别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男女间的收入差距在机关事业单位最小,但随就业部门的市场化程度增加而增大。在地区层次上,市场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性别收入不平等的方向和强度是不同的。尽管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性别间的收入不平等,但在市场化的主导作用下,自改革以来,男女间收入差异至今仍然不断扩大。这些发现对理解劳动力市场中性别不平等形成的宏观机制及政策制定等均有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2015,3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7 页
【部分图文】:
图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与市场化指数的散点图??
图2控制了其后就业门女入差
??——男性??男性??i6-?i3-?z'z??期?zZ?/?期?z??望?1.4-?Z?Z?望?1.2.?zZ??薪?z?Z?薪?-??对?1.2-?Z?对?1.1_??数?Z?数??1.0-?1.0-???^??0.8???0.9?-??n?1?1?1?1?r??1?1?1?r??0?0.2?0.4?0.6?0.8?1.0?0.2?0.4?0.6?0.8?1.0??经济发展指数?市场化指数??图3预期收入对数随市场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六、总结与讨论??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社会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变迁本身是多维的,其后果也是多方位的。清晰描绘这个多因多果的??变迁过程,揭示其中复杂的动力机制,是当代社会科学家面临的一个智??力上的巨大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关于中国经济制度??转型和社会分层秩序变迁的经验研究及理论争论积累了许多文献。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已经逐渐超越了?“关于市场转型”的争论各方所设??定的两分法的理论框架,研究范畴也不局限在对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的回报这些问题上,而是扩展到了与现代社会不平等相关的、人们日益??关注的各种议题,如教育、移民、婚姻、家庭、代际流动等等。社会学研??究为深人认识和理解社会不平等不断扩大的趋势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本文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方面(男女性??别间的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纳人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下考察,特??别关注两种相互关联的变迁力量,即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性别分??层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认为,市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J]. 叶华,吴晓刚. 社会学研究. 2011(05)
[2]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J]. 李春玲.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3)
[3]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J]. 吴愈晓,吴晓刚. 社会. 2008(06)
[4]1993-2000年中国城市的自愿与非自愿就业流动与收入不平等[J]. 吴晓刚. 社会学研究. 2008(06)
[5]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J]. 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 社会学研究. 2008(02)
[6]现代化转型与市场转型混合效应的分解——市场转型研究的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模型[J]. 梁玉成. 社会学研究. 2007(04)
[7]市场转型与下岗工人[J]. 谢桂华. 社会学研究. 2006(01)
[8]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J]. 张宛丽. 浙江学刊. 2004(06)
[9]双轨体制下工资收入及其对劳动力供需的调节[J]. 戴园晨,黎汉明. 经济学动态. 1995(10)
本文编号:3520354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2015,3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7 页
【部分图文】:
图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与市场化指数的散点图??
图2控制了其后就业门女入差
??——男性??男性??i6-?i3-?z'z??期?zZ?/?期?z??望?1.4-?Z?Z?望?1.2.?zZ??薪?z?Z?薪?-??对?1.2-?Z?对?1.1_??数?Z?数??1.0-?1.0-???^??0.8???0.9?-??n?1?1?1?1?r??1?1?1?r??0?0.2?0.4?0.6?0.8?1.0?0.2?0.4?0.6?0.8?1.0??经济发展指数?市场化指数??图3预期收入对数随市场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六、总结与讨论??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社会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变迁本身是多维的,其后果也是多方位的。清晰描绘这个多因多果的??变迁过程,揭示其中复杂的动力机制,是当代社会科学家面临的一个智??力上的巨大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关于中国经济制度??转型和社会分层秩序变迁的经验研究及理论争论积累了许多文献。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已经逐渐超越了?“关于市场转型”的争论各方所设??定的两分法的理论框架,研究范畴也不局限在对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的回报这些问题上,而是扩展到了与现代社会不平等相关的、人们日益??关注的各种议题,如教育、移民、婚姻、家庭、代际流动等等。社会学研??究为深人认识和理解社会不平等不断扩大的趋势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本文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方面(男女性??别间的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纳人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下考察,特??别关注两种相互关联的变迁力量,即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性别分??层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认为,市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J]. 叶华,吴晓刚. 社会学研究. 2011(05)
[2]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J]. 李春玲.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3)
[3]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J]. 吴愈晓,吴晓刚. 社会. 2008(06)
[4]1993-2000年中国城市的自愿与非自愿就业流动与收入不平等[J]. 吴晓刚. 社会学研究. 2008(06)
[5]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J]. 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 社会学研究. 2008(02)
[6]现代化转型与市场转型混合效应的分解——市场转型研究的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模型[J]. 梁玉成. 社会学研究. 2007(04)
[7]市场转型与下岗工人[J]. 谢桂华. 社会学研究. 2006(01)
[8]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J]. 张宛丽. 浙江学刊. 2004(06)
[9]双轨体制下工资收入及其对劳动力供需的调节[J]. 戴园晨,黎汉明. 经济学动态. 1995(10)
本文编号:3520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52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