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移动支付、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结构

发布时间:2022-01-27 03:34
  支付方式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移动支付的支付流程更加便捷,能够缓解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支付时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因此移动支付可增加居民消费。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移动支付和可支配收入能够显著增加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受到短期冲击后,能够较快地回归长期均衡状态;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移动支付变动和生存型消费变动互为因果关系,移动支付变动只能单向引起发展型消费的变动。因此,可以从提高移动支付普及率、鼓励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发挥移动支付对于消费的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0(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分析
    (一)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关系
    (二)移动支付和居民消费的关系
        1.移动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2.移动支付缓解了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
        3.“心理账户”效应降低了消费者支付的心理损失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一)消费水平
    (二)移动支付
    (三)收入水平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误差修正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二)启示
        1.不断提高移动支付普及率对于增加消费有积极作用
        2.持续优化移动支付技术为我国消费升级贡献力量
        3.加强移动支付监管可以提升普通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支付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 裴辉儒,胡月.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20(01)
[2]移动支付方式与异质性消费者线下消费行为[J]. 刘向东,张舒.  中国流通经济. 2019(12)
[3]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黄子玉,霍海燕.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4]消费信贷如何影响消费行为?——来自信用卡信用额度调整的证据[J]. 李广子,王健.  国际金融研究. 2017(10)
[5]移动支付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不同支付方式的比较[J]. 王晓彦,胡德宝.  消费经济. 2017(05)
[6]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与风险监管[J]. 刘越,徐超,张榆新.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3)
[7]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现状、困境和未来[J]. 马强,王军.  财经科学. 2016(08)
[8]消费者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FS(2011)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 曹倩,刘鹏程,王小洁.  宏观经济研究. 2016(07)
[9]移动支付风险防控实践[J]. 李鸿.  中国金融. 2016(12)
[10]支付方式对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J]. 杨晨,王海忠,钟科,付佳,江红艳.  管理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611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11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