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7: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一个重要承载者。初次分配若严重偏离分配正义,再次分配是无法予以扭转的。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不仅关系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正义,而且关系着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正义。然而,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却存在一个误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公平问题留待再次分配解决。这一错误认识导致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实践中盲目推崇效率,无视公平,甚至肆意践踏公平。对公平的无视或践踏的最终后果是不仅不能促成效率,反而会减损效率,甚至造成企业劳资收入差距扩大化一劳方(劳动)与资方(资本)对抗一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效率低下一劳资利益共同减损的恶性循环。在法治社会下,法律是维护权利、保护利益、实现正义的最权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为契机,将分配正义引入企业劳资收入分配领域,分析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价值构成及原则,并以“在初次分配中也要注重公平”对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法律制度的影响或客观要求为主线索,探析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偏离分配正义的法律原因及实现分配正义的法律路径。这一选题无论是...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分配正义研究
(二)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三) 收入分配中的分配正义原则研究
(四) 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报酬GDP占比研究
(五) 收入分配中劳方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劳方与资方
(二) 劳方收入与资方收入
(三) 分配正义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 论文的主要观点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
(一) 劳动价值理论
(二) 剩余价值理论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二、人权理论
(一) 生存权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二) 发展权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三、劳资利益共同体理论
(一) 劳资利益共同体的人性基础
(二)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劳资利益共同体
(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利益共同体
四、利益分享理论
(一) 中国利益分享思想
(二) 西方利益分享思想
(三) 利益分享理论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第二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价值构成
一、分配正义的价值构成
(一) 自由价值
(二) 平等价值
(三) 公平价值
(四) 效率价值
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价值构成的历史沿革
(一) “公平优先”阶段
(二) “兼顾效率与公平”阶段
(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阶段
(四) “在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阶段
三、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价值重构
(一) 有关公平与效率的争论
(二) “立足于公平基础上的效率”
第三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原则
一、分配正义的原则
(一) 平等原则
(二) 贡献原则
(三) 需要原则
二、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与分配正义原则的合离
(一) 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的厘定
(二) 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与分配正义原则的契合
(三) 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与分配正义原则的背离
三、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原则的建构
(一) 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二) 平等分配原则
(三) 基本生活所需原则
第四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偏离分配正义的表现及法律原因分析
一、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偏离分配正义的表现
(一) 劳方工资收入低,且增长速度低于资方收入及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二) 劳资收入GDP占比失衡,且呈不断扩大化趋势
(三) 劳方工资被肆意压低、拖、扣、赖
(四) 非规范性收入挤占劳方工资收入
(五) 利润侵蚀工资
(六) 资方独占企业利润
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偏离正义的法律原因分析
(一) “以资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错误
(二) 劳资权利配置不平等
(三) 劳方工资权立法保障不足
(四) 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政府作为义务规定不足
(五) 工会保护劳动者工资分配权益不力
第五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实现的法律路径
一、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法律理念重构
(一) 以人为本理念
(二) 劳方利益倾斜保护理念
(三) 劳资共赢理念
(四) 公平分享理念
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立法应坚持的法律原则
(一) 劳方生存权保障原则
(二) 劳资利益统筹兼顾原则
(三) 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
三、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实现的具体法律措施
(一) 平等配置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权利
(二) 完善我国工资法律制度
(三) 强化政府在企业劳资收入分配中的作为义务
(四) 落实工会在企业劳资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是解决劳资关系的双重失衡[J]. 杨向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03)
[2]初次分配中的劳动份额:变化趋势与要素贡献[J]. 常进雄,王丹枫. 统计研究. 2011(05)
[3]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体系构建研究[J].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姜玮. 企业经济. 2011(04)
[4]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关系的伦理诉求和法制建设[J]. 吴红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02)
[5]再议劳动者地位问题:劳动力产权强度的视角[J]. 赖普清,姚先国. 学术月刊. 2011(03)
[6]劳动力产权实现与和谐劳资关系构建——基于国企改制视角[J]. 吴宏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7]作为责任的正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正义原则研究[J]. 龚蔚红,周光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1)
[8]构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法律思考[J]. 申长永. 商业时代. 2011(02)
[9]关于中国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若干建议[J]. 连瑞瑞.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6)
[10]劳动力产权、劳资冲突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 吕景春.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6)
博士论文
[1]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 穆随心.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胡爽平.武汉大学 2010
[3]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 黄有璋.中共中央党校 2010
[4]中国企业工资水平宏观调控机制研究[D]. 田原.北京交通大学 2009
[5]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 涂良川.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 罗宁.西南财经大学 2009
[7]按劳分配制度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 费之光.吉林大学 2008
[8]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 吴君槐.西南财经大学 2008
[9]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D]. 詹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10]当代西方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 罗后清.西南财经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当代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对我国启示研究[D]. 张瀚元.武汉科技大学 2010
[2]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政策研究[D]. 韩毅.大连交通大学 2010
[3]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研究[D]. 王龙.湖北工业大学 2010
[4]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原则[D]. 陈玲.青岛大学 2010
[5]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朱宗霞.安徽师范大学 2010
[6]分配正义研究[D]. 张明.吉林大学 2010
[7]完善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研究[D]. 于洪波.安徽大学 2010
[8]财富分配正义研究[D]. 张振超.苏州大学 2010
[9]浅议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D]. 岳婷.中国政法大学 2010
[10]完善我国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研究[D]. 谢惠知.北京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52062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分配正义研究
(二)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三) 收入分配中的分配正义原则研究
(四) 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报酬GDP占比研究
(五) 收入分配中劳方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劳方与资方
(二) 劳方收入与资方收入
(三) 分配正义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 论文的主要观点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
(一) 劳动价值理论
(二) 剩余价值理论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二、人权理论
(一) 生存权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二) 发展权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三、劳资利益共同体理论
(一) 劳资利益共同体的人性基础
(二)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劳资利益共同体
(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利益共同体
四、利益分享理论
(一) 中国利益分享思想
(二) 西方利益分享思想
(三) 利益分享理论与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
第二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价值构成
一、分配正义的价值构成
(一) 自由价值
(二) 平等价值
(三) 公平价值
(四) 效率价值
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价值构成的历史沿革
(一) “公平优先”阶段
(二) “兼顾效率与公平”阶段
(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阶段
(四) “在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阶段
三、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的价值重构
(一) 有关公平与效率的争论
(二) “立足于公平基础上的效率”
第三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原则
一、分配正义的原则
(一) 平等原则
(二) 贡献原则
(三) 需要原则
二、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与分配正义原则的合离
(一) 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的厘定
(二) 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与分配正义原则的契合
(三) 现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方式与分配正义原则的背离
三、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原则的建构
(一) 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二) 平等分配原则
(三) 基本生活所需原则
第四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偏离分配正义的表现及法律原因分析
一、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偏离分配正义的表现
(一) 劳方工资收入低,且增长速度低于资方收入及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二) 劳资收入GDP占比失衡,且呈不断扩大化趋势
(三) 劳方工资被肆意压低、拖、扣、赖
(四) 非规范性收入挤占劳方工资收入
(五) 利润侵蚀工资
(六) 资方独占企业利润
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偏离正义的法律原因分析
(一) “以资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错误
(二) 劳资权利配置不平等
(三) 劳方工资权立法保障不足
(四) 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政府作为义务规定不足
(五) 工会保护劳动者工资分配权益不力
第五章 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实现的法律路径
一、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法律理念重构
(一) 以人为本理念
(二) 劳方利益倾斜保护理念
(三) 劳资共赢理念
(四) 公平分享理念
二、企业劳资收入分配立法应坚持的法律原则
(一) 劳方生存权保障原则
(二) 劳资利益统筹兼顾原则
(三) 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
三、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实现的具体法律措施
(一) 平等配置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权利
(二) 完善我国工资法律制度
(三) 强化政府在企业劳资收入分配中的作为义务
(四) 落实工会在企业劳资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是解决劳资关系的双重失衡[J]. 杨向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03)
[2]初次分配中的劳动份额:变化趋势与要素贡献[J]. 常进雄,王丹枫. 统计研究. 2011(05)
[3]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体系构建研究[J].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姜玮. 企业经济. 2011(04)
[4]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关系的伦理诉求和法制建设[J]. 吴红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1(02)
[5]再议劳动者地位问题:劳动力产权强度的视角[J]. 赖普清,姚先国. 学术月刊. 2011(03)
[6]劳动力产权实现与和谐劳资关系构建——基于国企改制视角[J]. 吴宏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7]作为责任的正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正义原则研究[J]. 龚蔚红,周光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1)
[8]构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法律思考[J]. 申长永. 商业时代. 2011(02)
[9]关于中国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若干建议[J]. 连瑞瑞.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6)
[10]劳动力产权、劳资冲突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 吕景春.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6)
博士论文
[1]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 穆随心.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胡爽平.武汉大学 2010
[3]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 黄有璋.中共中央党校 2010
[4]中国企业工资水平宏观调控机制研究[D]. 田原.北京交通大学 2009
[5]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 涂良川.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 罗宁.西南财经大学 2009
[7]按劳分配制度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 费之光.吉林大学 2008
[8]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 吴君槐.西南财经大学 2008
[9]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D]. 詹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10]当代西方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 罗后清.西南财经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当代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对我国启示研究[D]. 张瀚元.武汉科技大学 2010
[2]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政策研究[D]. 韩毅.大连交通大学 2010
[3]建立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研究[D]. 王龙.湖北工业大学 2010
[4]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原则[D]. 陈玲.青岛大学 2010
[5]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朱宗霞.安徽师范大学 2010
[6]分配正义研究[D]. 张明.吉林大学 2010
[7]完善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研究[D]. 于洪波.安徽大学 2010
[8]财富分配正义研究[D]. 张振超.苏州大学 2010
[9]浅议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D]. 岳婷.中国政法大学 2010
[10]完善我国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研究[D]. 谢惠知.北京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52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5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