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23 04: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是什么决定着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理论对此解释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导致经济增长的原因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变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在经济模型中得到一定的反映。文章是从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角度,来说明金融效率对经济的贡献大小,建立包括金融效率要素在内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说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我国应怎么样发展金融业以保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除导论外,文章共分为六章。首先通过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货币金融对经济的重要作用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以后才在经济模型中得到体现;接着分析了我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实际和理论阐明了现代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并在传统的三大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和托宾模型的基础上,进而将金融效率这一因素加入到经济模型中,从而得出一个经济模型;实证部分先通过对与金融效率贡献率相关的数据进行经济统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案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目标
第二章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综述
2.1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传统实物经济增长理论
2.2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
2.3 国内外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第三章 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金融发展历程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变化
3.1.1. 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
3.1.2. 以银行为主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形成
3.1.3 金融创新不断,货币形式正发生变化
第四章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4.1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4.1.1 融通资金
4.1.2 金融媒介
4.1.3 提高资源置效率
4.1.4 监督功能
4.1.5. 创新功能
4.2 金融效率的定义及其指标体系
4.3 构建包含金融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章 金融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5.1 与金融贡献率相关的经济统计分析
5.2 通过经济模型分析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2.1 模型的构建
5.3 变量的选取与样本数据的采集
5.3.1 相关变量的选取和构造
5.3.2 数据来源
5.4 计量模型及实证方法
5.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2 模型的 ADF 检验
5.4.3 协整分析(Johansen 分析)
5.4.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5 计算金融效率的贡献率
5.6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实证结果分析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6.1 实证结果分析
6.2 如何提高金融业效率
6.2.1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6.2.2 加强信息化,促进金融业持续发展
6.2.3 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改进和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提高金融效率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J]. 李萍,谌新民. 产经评论. 2010(04)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 谭艳芝,彭文平. 上海经济研究. 2003(10)
[3]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 王志强,孙刚. 管理世界. 2003(07)
[4]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 周立,王子明. 金融研究. 2002(10)
[5]银行、股票市场与长期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研究与国际比较[J]. 李广众. 世界经济. 2002(09)
[6]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 曹啸,吴军. 财贸经济. 2002(05)
[7]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 李广众,陈平. 管理世界. 2002(03)
[8]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 冉茂盛,张宗益,冯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9]我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赵北亭,于鸿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10]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殷醒民,谢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724691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案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目标
第二章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综述
2.1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传统实物经济增长理论
2.2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
2.3 国内外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第三章 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金融发展历程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变化
3.1.1. 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
3.1.2. 以银行为主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形成
3.1.3 金融创新不断,货币形式正发生变化
第四章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4.1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4.1.1 融通资金
4.1.2 金融媒介
4.1.3 提高资源置效率
4.1.4 监督功能
4.1.5. 创新功能
4.2 金融效率的定义及其指标体系
4.3 构建包含金融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型
第五章 金融贡献率的实证研究
5.1 与金融贡献率相关的经济统计分析
5.2 通过经济模型分析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2.1 模型的构建
5.3 变量的选取与样本数据的采集
5.3.1 相关变量的选取和构造
5.3.2 数据来源
5.4 计量模型及实证方法
5.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4.2 模型的 ADF 检验
5.4.3 协整分析(Johansen 分析)
5.4.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5 计算金融效率的贡献率
5.6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实证结果分析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6.1 实证结果分析
6.2 如何提高金融业效率
6.2.1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6.2.2 加强信息化,促进金融业持续发展
6.2.3 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改进和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提高金融效率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J]. 李萍,谌新民. 产经评论. 2010(04)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 谭艳芝,彭文平. 上海经济研究. 2003(10)
[3]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 王志强,孙刚. 管理世界. 2003(07)
[4]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 周立,王子明. 金融研究. 2002(10)
[5]银行、股票市场与长期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研究与国际比较[J]. 李广众. 世界经济. 2002(09)
[6]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 曹啸,吴军. 财贸经济. 2002(05)
[7]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 李广众,陈平. 管理世界. 2002(03)
[8]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J]. 冉茂盛,张宗益,冯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9]我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赵北亭,于鸿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10]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殷醒民,谢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724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72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