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北京市家庭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8:05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家庭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作为碳排放大国,面临的国际碳减排压力也日益增大。为了更好的实现碳排放的下降目标,中国也在积极寻找有效措施。本文从家庭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家庭部门的碳排放已经成为碳排放的重要增长点。所以,论文选取北京市为例,以北京市家庭碳排放作为主线展开研究,尝试寻找有力促进碳排放下降的突破口。首先,分析了家庭碳排放的变化特征及变化差异;其次,探讨了影响家庭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再次,计算了各影响因素对家庭碳排放差异的贡献程度。最后,得出主要结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北京市家庭直接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0年北京市家庭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000年的2.13倍,累计增长1456.05万吨,占终端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15%上升到2010年的19%,为全国各省份第一。目前来看,北京市家庭碳排放已成为北京市终端部门碳排放的重要增长点。(2)北京市家庭碳排放量呈现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家庭间接碳排放量和增速均高于家庭直接碳排放量。2000年家庭间接二氧化碳排放和直接二氧化碳排放的差额为1534.93万吨,2010年二者的差额扩大到2338.77万吨,呈逐步拉大的趋势。第二,城镇家庭碳排放总量和增速都远远高于农村家庭碳排放总量。2000年城镇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农村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额为2416.51万吨,2010年二者的差额扩大到5782.21万吨,也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第三,城镇家庭的间接碳排放量要高于直接碳排放量,农村家庭的直接碳排放量高于间接碳排放量。(3)影响家庭碳排放的因素有家庭人口规模与结构、家庭收入与消费水平、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表征和分解,构建分解模型,进一步对北京市家庭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是导致直接碳排放增长的关键,贡献程度为135.24%;家庭人均消费总量的增长对间接碳排放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贡献程度为336.35%;而家庭人口规模的增加是导致城乡家庭碳排放差异的关键,以2010年为例,其贡献程度分别为143.51%和51.07%。
【关键词】:北京市 家庭碳排放 投入产出分析 分解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10-13
  • 1.2.1 国外对家庭碳排放的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对家庭碳排放的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概念界定15-16
  • 1.4.1 家庭能源消费15
  • 1.4.2 家庭碳排放15-16
  • 1.5 数据说明16-17
  • 第2章 北京市碳排放终端部门构成分析17-25
  • 2.1 终端碳排放总量测算17-21
  • 2.1.1 测算方法17-18
  • 2.1.2 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变化18-20
  • 2.1.3 终端碳排放总量变化20-21
  • 2.2 终端碳排放部门构成21-23
  • 2.2.1 部门构成特征21-22
  • 2.2.2 部门变化特征22-23
  • 2.3 本章小结23-25
  • 第3章 北京市家庭碳排放变化特征25-35
  • 3.1 家庭碳排放变化趋势25-29
  • 3.1.1 家庭碳排放总量测算25-27
  • 3.1.2 家庭碳排放变化特征27-29
  • 3.2 家庭碳排放城乡差异29-32
  • 3.2.1 城乡家庭碳排放总量差异29-31
  • 3.2.2 城乡家庭碳排放结构差异31-32
  • 3.3 本章小结32-35
  • 第4章 北京市家庭碳排放变化主要影响因素35-43
  • 4.1 家庭人.规模与结构35-36
  • 4.2 家庭收入与消费水平36-38
  • 4.3 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38-39
  • 4.4 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39-40
  • 4.5 本章小结40-43
  • 第5章 北京市家庭碳排放变化分解分析43-53
  • 5.1 模型构建43-48
  • 5.1.1 表征变量43
  • 5.1.2 构建模型43-48
  • 5.2 实证分析48-51
  • 5.2.1 家庭直接碳排放变化的分解分析48-49
  • 5.2.2 家庭间接碳排放变化的分解分析49-51
  • 5.3 本章小结51-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远英;牛东晓;沈滢;刘志;;基于协整的影响我国碳排放因素的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2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3 王磊;;英国碳排放征税好处多?[J];中国报道;2010年07期

4 向佳;;新疆参与碳排放贸易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3期

5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莫大喜;常凯;;欧盟碳排放价格波动的动因剖析[J];特区经济;2011年06期

7 李正辉;崔衍安;;中国碳排放演化特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1期

8 戚婷婷;;碳排放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19期

9 田云;李波;张俊飚;;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0 刘晓;朱永彬;彭永明;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中美波三国碳排放趋势的比较[J];资源科学;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376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76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