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时空差异的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04:11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空差异的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不协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逐渐引发了人们对发展的重新认识,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仅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之中。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更为紧迫。新疆属于典型的绿洲经济,常年降雨稀少、沙漠化严重,生态脆弱,其环境承载能力弱,加之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且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较大。新疆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是否和谐,将决定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推进新疆区域ESRE系统(区域ESRE系统是指某一特定区域由经济(Economic)、社会(Society)、资源(Resource)和环境(Environment)各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新疆区域ESRE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了解新疆未来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趋势,并制定促进新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可行性对策和政策等问题显得迫切而关键。本论文研究主要是以区域协调理论为指导,构建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新疆区域ESRE系统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全国层面、整体新疆层面、新疆地州市层面和“两区两带”层面综合分析新疆区域ESRE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并对新疆未来5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从四个层面分析及对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为:1.2012年新疆和全国省区相比,其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处于极度失调经济滞后状态,说明在全国范围内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很落后,需要在保证资源环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新疆整体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且从严重失调经济滞后型向中级协调资源滞后型转变,后续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3.新疆14个地州市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中,多数地区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较低,处于失调阶段,地区间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乌鲁木齐市也仅仅达到勉强协调的标准,地州市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类型以处于失调阶段经济、社会滞后型为主。4.新疆“两区两带”区域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都不是很理想,地区间差异较大,平均水平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仅有天山北坡经济带属于勉强协调资源滞后型,其余地区都处于失调阶段经济、社会滞后型。5.通过预测2013-2017年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情况得知,未来5年新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度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轻微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未来5年新疆的环境系统是呈现下降趋势,最终会拉低新疆整体的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加强区域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2.强化招商引资,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3.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建立资源环境核算制度;5.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生产;6.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有效控制区域发展差距;7.积极有效地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总之,通过对不同地区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全面提升新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新疆区域ESRE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 ESRE系统 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两区两带” 新疆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第一节 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一、选题背景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12-15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5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5-17
  • 一、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15
  • 二、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15-17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17-21
  • 一、基本思路17-18
  • 二、研究方法18
  • 三、技术路线18-19
  • 四、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19-21
  • 第二章 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21-29
  • 第一节 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1-27
  •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21-23
  •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23-26
  • 三、数据来源和标准化处理26-27
  • 第二节 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判别标准27-29
  • 一、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27
  • 二、协调发展水平划分标准27-29
  • 第三章 新疆与全国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29-40
  • 第一节 全国各省市区域ESRE各子系统发展状况的空间差异29-32
  • 一、区域经济系统空间变化的测度29-30
  • 二、区域社会系统时空变化的测度30
  • 三、区域资源系统时空变化的测度30-31
  • 四、区域环境系统时空变化的测度31-32
  • 第二节 新疆与全国省区市区域ESR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32-33
  • 第三节 新疆与全国省区市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33-35
  • 一、新疆与全国各省市区域系统协调度分析33-34
  • 二、新疆与全国各省区市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度分析34-35
  • 第四节 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分析35-38
  • 一、新疆ESRE系统各子系统综合评价分析35-37
  • 二、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分析37-38
  • 第五节 本章小结38-40
  • 一、结论38-39
  • 二、原因分析39-40
  • 第四章 新疆地州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实证分析40-53
  • 第一节 新疆地州市区域系统状况的时空差异40-44
  • 一、区域经济系统时空变化的测度40-41
  • 二、区域社会系统时空变化的测度41-42
  • 三、区域资源系统时空变化的测度42-43
  • 四、区域环境系统时空变化的测度43-44
  • 第二节 新疆地州区域ESR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44-46
  • 一、新疆各地州市区域ESR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44-45
  • 二、“两区两带”区域ESR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45-46
  • 第三节 新疆地州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度46-50
  • 一、新疆各地州市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46-48
  • 二、“两区两带”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48-50
  • 第四节 本章小结50-53
  • 一、新疆地州市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小结50
  • 二、新疆“两区两带”ESR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小结50-51
  • 三、原因分析51-53
  • 第五章 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预测53-60
  • 第一节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53-56
  • 一、灰色预测模型简介53-54
  • 二、构建灰色系统预测模型54-55
  • 三、模型精度的检验55-56
  • 第二节 预测过程及合理性检验56-58
  • 一、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度的预测56-57
  • 二、模型的建立及合理性检验57-58
  • 第三节 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58-60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60-66
  • 第一节 主要结论60-61
  • 第二节 原因分析61-63
  • 一、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缺乏有效合作,区位优势利用不足61-62
  • 二、外资利用能力不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62
  • 三、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科教文卫等各方面发展滞后62
  • 四、产权不明确,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破坏严重62-63
  • 第三节 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63-66
  • 一、加强区域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63
  • 二、强化招商引资,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63-64
  • 三、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64
  • 四、建立资源环境核算制度64-65
  • 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生产65
  • 六、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有效控制区域发展差距65
  • 七、积极有效地做好对口援疆工作65-66
  • 参考文献66-7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71-72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1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天豪;;新疆区域市场初探[J];新疆社会经济;1991年03期

2 江建林;;新疆区域市场目标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J];新疆社会经济;1992年06期

3 新疆区域市场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罗建军;;新疆区域市场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新疆社会经济;1993年01期

4 江建林;新疆区域市场的六大特点[J];新疆财经;1994年01期

5 赵建新;新疆区域间经济差距变动状况分析[J];新疆社会经济;1997年05期

6 周彦;吴一丁;;新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7 倪超军;;中国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综述[J];资源与产业;2011年05期

8 郭敏;倪超军;强始学;;多元战略维度下新疆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年01期

9 潘晓燕;关于发展新疆区域融合型经济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0 董兆武;;新时期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艳;王会艳;刘兴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实证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郑大红;汶川援建模式“植入” 新疆区域振兴“别样”起航[N];证券日报;2010年

2 迟诚;新疆区域振兴,林业产业有何作为?[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3 通讯员 李永利邋王志起;秦皇岛港成功举办新疆区域推介会[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4 记者 刘宪广邋通讯员 侯紫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新疆区域推进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杨帆邋何娜娜;新疆区域教育合作一举多得[N];光明日报;2007年

6 记者 朱彤;强化科教兴新 提高综合实力[N];科技日报;2000年

7 国金证券 贺国文;天山股份 享受新疆区域高增长盛宴[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记者 方云静;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奖颁奖[N];新疆日报(汉);2009年

9 何卫刚;实现新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N];新疆日报(汉);2007年

10 记者 朱彤;科技要为优势资源转换发挥引领作用[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立叶;基于时空差异的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空差异的新疆区域ES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89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