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5 19:57
近年来,全球气候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地震不断,台风肆虐,暴风暴雨暴雪干旱时来侵袭,俨然,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找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成为首选,低碳经济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认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题,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向。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重视低碳的发展模式。省域层级作为低碳经济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使得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更具有有效性。辽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高耗能工业部门居多,且大多数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体碳排放从1971年的2758.91万吨标准煤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14053.88万吨标准煤,增长了409.42%,如何有效遏制辽宁碳排放的迅速增长,发展低碳经济,是辽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梳理可持续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和脱钩等相关理论及文献,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接着估算辽宁省碳排放量,得出辽宁省一次能源消费中,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量...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全球的角度
1.1.2 从国内的角度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1.3 低碳经济的脱钩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2.2.2 碳排放测算
2.2.3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2.4 撬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3 辽宁碳排放量的估算
3.1 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3.1.1 主要排放源
3.1.2 碳排放系数
3.1.3 碳排放量的估算关系式
3.2 辽宁碳排放量估算
4 辽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1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演变趋势分析
4.2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脱钩状态分析
4.3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
4.3.1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4.3.2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
4.4 小结
5 辽宁低碳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5.1 辽宁总体产业低碳化分析
5.1.1 三次产业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5.1.2 产业多元化演进与碳排放关联性分析
5.1.3 具体产业碳排放排序
5.2 辽宁工业产业低碳化分析
5.2.1 辽宁工业支柱产业分析
5.2.2 辽宁工业新兴主导产业分析
5.2.3 辽宁工业产业碳排放分析
5.3 辽宁第三产业低碳化分析
5.4 辽宁农业低碳化分析
5.4.1 农业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
5.4.2 辽宁农业低碳水平评价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本文的结论
6.2 本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01452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全球的角度
1.1.2 从国内的角度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1.3 低碳经济的脱钩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2.2.2 碳排放测算
2.2.3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2.4 撬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
3 辽宁碳排放量的估算
3.1 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3.1.1 主要排放源
3.1.2 碳排放系数
3.1.3 碳排放量的估算关系式
3.2 辽宁碳排放量估算
4 辽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1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演变趋势分析
4.2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脱钩状态分析
4.3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
4.3.1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4.3.2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
4.4 小结
5 辽宁低碳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5.1 辽宁总体产业低碳化分析
5.1.1 三次产业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5.1.2 产业多元化演进与碳排放关联性分析
5.1.3 具体产业碳排放排序
5.2 辽宁工业产业低碳化分析
5.2.1 辽宁工业支柱产业分析
5.2.2 辽宁工业新兴主导产业分析
5.2.3 辽宁工业产业碳排放分析
5.3 辽宁第三产业低碳化分析
5.4 辽宁农业低碳化分析
5.4.1 农业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
5.4.2 辽宁农业低碳水平评价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本文的结论
6.2 本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01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001452.html
上一篇:上海和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模式(英文)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