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12:18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连接城乡经济的有效枢纽,其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并制约着“民生经济”的质量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推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正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衡水市作为河北省建设较晚,较为年轻的地级市,县域经济是其增强综合发展实力的主体。近年来,该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性成就,但一直处于全省的中下游水平,在新形势和发展背景下,更是面临着进一步的转型与升级。县域中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工业产品附加值较低,部分县(市)信息化发展不够突出,以及县域生态环境恶劣等成为了当前制约衡水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结合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探讨和研究衡水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推动该市和同类地区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在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和县域经济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论文第一、二章就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部分作了必要概述;第三章对国内外典型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了系统归纳与论述,以期为后文探讨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奠定前期经验和指导基础;第四章是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及分类体系的构建,包括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尝试为后文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提供科学依据;第五章即为论文的重点研究章节,对衡水市及其县域经济状况作了阐述,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衡水市10个县(市)分别进行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分析,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此外,还指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和要求下,该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根据各县(市)具体发展状况和特点,结合前文的分析与论述,在系统把握新型城镇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容和要求下,归纳总结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和把握共性与个性相互统一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该市县域经济有效快速发展提供必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衡水市 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F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1.1 城镇化的研究现状13-14
  • 1.2.1.2 郡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14-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2.2.1 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现状15-16
  • 1.2.2.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16-17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7-20
  • 1.3.1 研究内容17-19
  • 1.3.2 研究方法19-20
  • 1.3.2.1 调查研究法19-20
  • 1.3.2.2 归纳对比法20
  • 1.3.2.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0
  • 1.3.2.4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20
  • 1.4 论文创新之处20-21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21-31
  • 2.1 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21-23
  • 2.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21-22
  • 2.1.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22
  • 2.1.3 评价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的指标22-23
  • 2.2 县域经济的相关理论23-25
  •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23
  • 2.2.2 县域经济的特征23-24
  • 2.2.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24-25
  • 2.3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分析25-26
  • 2.3.1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5-26
  • 2.3.2 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26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26-31
  • 2.4.1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26-28
  • 2.4.2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理论28-31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31-39
  • 3.1 国外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31-33
  • 3.1.1 日本模式31
  • 3.1.2 美国模式31-32
  • 3.1.3 法国模式32
  • 3.1.4 意大利模式32-33
  • 3.2 国内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33-37
  • 3.2.1 以农业产业化为特征的寿光模式33
  • 3.2.2 以信息化发展为特征的安平模式33-34
  • 3.2.3 以民营经济为特征的温州模式34-35
  • 3.2.4 以外资经济为特征的珠江模式35
  • 3.2.5 以资源开发驱动为特征的晋城模式35-36
  • 3.2.6 以教育引领发展为特征的增城模式36-37
  • 3.2.7 以政企合作产业园区为特征的固安模式37
  • 3.3 国内外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37-39
  • 3.3.1 国外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37-38
  • 3.3.2 国内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总结38-39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下县域经济评价及分类体系39-43
  • 4.1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9-41
  • 4.1.1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39
  • 4.1.2 新型城镇化下的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39-40
  • 4.1.3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方法40-41
  • 4.2 县域经济发展分类分析41-43
  • 4.2.1 聚类分析理论41-42
  • 4.2.2 指标的选择和处理42
  • 4.2.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42-43
  • 第五章 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43-61
  • 5.1 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43-49
  • 5.1.1 衡水市总体经济发展状况43-45
  • 5.1.2 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45-49
  • 5.2 实证分析结果49-56
  • 5.2.1 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49-55
  • 5.2.2 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聚类结果分析55-56
  • 5.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56-61
  • 5.3.1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56-57
  • 5.3.2 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57
  • 5.3.3 工业产品附加值低,缺乏龙头企业57-58
  • 5.3.4 信息化水平薄弱58
  • 5.3.5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58-59
  • 5.3.6 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弱59-61
  • 第六章 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及发展对策61-69
  • 6.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61-65
  • 6.1.1 农业产业化型发展模式——武邑县、武强县、阜城县和饶阳县61-62
  • 6.1.2 生态工业型发展模式——冀州市、枣强县62-63
  • 6.1.3 信息化型发展模式——安平县、故城县63-64
  • 6.1.4 民营经济型发展模式——景县、深州市64-65
  • 6.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65-69
  • 6.2.1 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65-66
  • 6.2.2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发展载体66
  • 6.2.3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66-67
  • 6.2.4 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格局67
  • 6.2.5 树立生态化发展理念67-68
  • 6.2.6 依托智慧城市的建设68-69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9-71
  • 7.1 结论69-70
  • 7.2 不足与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A73-75
  • 附录B75-79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79-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强;王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2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3 高宇;;关于河南新型城镇化理论与现实依据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17期

4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5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6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12期

7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8 王柄根;;新型城镇化猜想[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9 杨阳;;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10 刘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变[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建设新型城镇化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省社科院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莅平[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宣传工作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鼓与呼[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倾心倾力有声有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张通要求 强力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出台[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努力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王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李文平;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规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曹尤;拉萨市新型城镇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7 李顺飞;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尹兆钊;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9 纪晨芝;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工程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10 成莎;云南城镇化就业极化效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26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