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内涵、传导效应及其应对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1:05

  本文关键词: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内涵、传导效应及其应对思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将产业衰退分为周期性产业衰退、结构性产业衰退和危机性产业衰退三种类型,研究发现,危机性产业衰退具有形成原因复杂、爆发时点随机、短期破坏性巨大和可能逆转的基本特征;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产业系统间的紧密联系、其他国家的危机输出、产业结构的失衡与脆弱、预案与预警机制的缺失;产生的衰退效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周边蔓延,甚至演变成全局性的经济危机,为有效应对,本文从危机性产业衰退爆发前的预警和爆发后的治理两个角度探讨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应对思路。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
【关键词】危机性产业衰退 内涵 传导效应 成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国际传导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与实证研究”(70973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境内集群式产业转移驱动的国内价值链重构与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71203079)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差异问题研究”(12EYC014)
【分类号】:F113
【正文快照】: 引言虽然以罗伯特·卢卡斯和本·伯南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经济萧条的研究课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已经成为遥远的故事,整套的应对经济萧条的理论支撑体系和具体策略已经基本成熟,当前学术界研究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产业创新与升级,但是,事实上由于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彪;买方市场下我国制造业衰退的微观分析[J];财经科学;2000年01期

2 周新生;产业衰退及退出产业援助机制[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3 林跃勤;;外部冲击与“金砖”国家反危机政策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4 陈浪南;赵旭;罗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02期

5 王发明;蔡宁;朱浩义;;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以美国128公路区产业集群衰退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年06期

6 许欣欣;;如何缓解国际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新加坡的经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10期

7 栾彦;;欧债危机的形成机理、传导机制及防范策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4年03期

8 康立;龚六堂;;金融摩擦、银行净资产与国际经济危机传导——基于多部门DSGE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9 萧琛;从网络经济看当前美国的“准衰退”与“新周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8期

10 田益祥;陆留存;;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因素的长短期效应检验及对策——评级下调冲击经济的非对称效应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洪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服务业路径[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2 陈赤平;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与社会主义前景[J];商业研究;2001年04期

3 高菲;李凯;;集群衰退风险成因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4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胡岳岷;新剑桥学派的资本理论述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6 单飞跃;鲁勇睿;;货币政策权力的宪法性配置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健;我国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经济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华民;;What Competition Mode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uld China Adopt at the Present Stage?[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9 吴美娇;东南亚地区金融合作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10 袁平红;;流通溢出效应与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J];财经科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树文;高琼;;网络结构视角下中关村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困境与建议[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魏翔;;引入环境与可持续性的中国新增长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刘瑞;;中国经济奇迹的标志性与持续性[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陈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范式研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帆;;国际金融危机的多维反思与中国的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魏翔;;引入环境与可持续性的中国新增长模型[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李博;;日本企业竞争优势与新的公司治理均衡[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石海瑞;孙国强;;网络组织负效应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吉新峰;;基于衰退产业退出的区域优势产业培育思路与对策研究[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10 刘明;;试析通货紧缩期间的利率政策[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6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8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9 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冯毅;我国财政政策变迁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丹;金融危机背景下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吴世勇;银行流动性不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郑军;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任俊俏;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陈卓;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原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鹏;交易效率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光辉;经济增长与经济伦理的对称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秀燕;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彪;买方市场下我国制造业衰退的微观分析[J];财经科学;2000年01期

2 冯永琦;;美国经济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3 姚铃;;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中欧经贸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6期

4 刘鹏;鄢莉莉;;银行体系、技术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3期

5 郑宝银;林发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7期

6 罗传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2期

7 姚铃;;欧债危机路漫漫 中欧经贸待考验——剖析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影响[J];国际贸易;2011年09期

8 邢天才;孙进;汪川;;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9 韩晓琴;;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J];桂海论丛;2011年06期

10 杨晓龙;;基于技术效率视角的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原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露;主权债务评级的因素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挺;;相机性政策、公共债务与经济复苏:来自中国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危机性产业衰退的内涵、传导效应及其应对思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53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