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的概念及其世界秩序:被误读的天下秩序
本文关键词:“中华帝国”的概念及其世界秩序:被误读的天下秩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传统天下秩序是一个被误读的"世界秩序"。从主体层面而言,传统的中国王朝不能被称为帝国。从生成与演化角度而言,天下秩序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双重特征,它基于中国王朝的想象,但最终演化成一种国际公共产品。从结构层次而言,天下秩序并非呈现完美的同心圆结构,内亚游牧帝国和中原王朝构成对天下秩序的对抗性共建,海外朝贡国和中原王朝对其构成认同性共建。与历史经验相对照,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在构建以中国为主体的世界秩序层面存在许多难题。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国政治与外交 世界秩序 中华帝国 天下秩序
【分类号】:D815;F125
【正文快照】: “世界”本是一个佛教用语,①“天下”是中华文化的惯用语。②二者在近代以来的混同使用反映了中国惧怕被排除在世界之外。将天下演化为世界,进 而缩小为国家,乃是源自这样一种集体的焦虑:在巨变的天下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当天下观与现实世界不能吻合的时候,出于对事物确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时鉴;;从地图看历史上中韩日“世界”观念的差异——以朝鲜的天下图和日本的南瞻部洲图为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扬帆;;涌动的东亚——明清易代时期东亚政治行为体的身份认同[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3期
3 李振军;;河北省国家档案馆馆藏——直隶省推戴袁世凯称帝档案一览[J];档案天地;2007年04期
4 庄国土;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J];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5 李磊;;天下的另一种形态——东晋及东北族群政权建构中的天下意识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柯岚安;徐进;;中国视野下的世界秩序:天下、帝国和世界[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10期
7 尤淑君;;“华夷之辨”与清代朝鲜的事大政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8 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8年02期
9 许倬云;;比较汉唐天下秩序[J];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伟;世界秩序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耿卓;;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之建立——兼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4 陈徽;“以才论性”与“因情定性”——孟子性善论之致思理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胡河宁;孟海华;饶睿;;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9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10 刘伟;谭春玲;;近十年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邓小南;;《宝训》《圣政》与宋人的本朝史观——以宋代士大夫的“祖宗”观为例[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续)[C];2005年
8 杨宜音;;社区公共参与:是否参与 谁来参与 如何参与[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健;;高句丽与南北朝朝贡关系变化研究[J];东北史地;2010年02期
2 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苗威;华夷观的嬗变对朝鲜王朝吸收中国文化的影响[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4 李英顺;金成镐;;试论洪大容的实学思想[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5 袁冰凌;新发现的郑经致“荷兰出海王”信考[J];东南学术;2001年06期
6 李少军;论中国文明的和平内涵:从传统到现实——对“中国威胁”论的回答[J];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Z1期
7 贾佳;;仁祖国王时期朝鲜对清政策研究——以“调粮令”事件与“世子猝死”事件为中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谢俊美;宗藩政治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9 李磊;;晋宋之际的政局与高门士族的动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牟发松;;“唐宋变革说”三题——值此说创立一百周年而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柏松;明清时期朝鲜王朝“华夷观”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忠岐;世界秩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一般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陈明悦;世界秩序的三层境界[J];领导文萃;2003年11期
3 巴利·博赞,任东波,董欣洁;世界秩序:旧与新[J];史学集刊;2000年01期
4 谭再文;民主与变动中的世界秩序[J];国际观察;2000年04期
5 庞中英;为新世纪开太平?——关于世界秩序问题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6期
6 潘忠岐;世界秩序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03期
7 韩源;全球化与世界秩序的深刻变革[J];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04期
8 郭树勇;论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关系[J];太平洋学报;2005年06期
9 周旭东;;关于世界秩序的几个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3期
10 甘文胜;;世界秩序的变迁和中国的角色定位[J];学理论;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Michael Staack;;美国的新世界秩序政策与旧欧洲(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周思源;;错误前提下的危险结论——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金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剧变与世界秩序的重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陈俊侠;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共同福祉所系[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杨吉;如何成为新世界秩序中的大国?[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任晶晶;共同构建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张立平;美国一厢情愿重建世界秩序[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华益文 国际问题专家;美国不要制造新的敌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庞中英;G20崩溃不符合各方利益[N];华夏时报;2014年
8 梁宝卫 编译;后冷战的世界秩序似已崩盘[N];上海证券报;2014年
9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吕凤鼎:建立合理制度构建和谐世界[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西蒙·瑟法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全球安全与地缘战略专家);迈进一个“后西方世界”[N];国防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尚伟;世界秩序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苏云婷;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于光胜;文明的融合与世界秩序[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东宁;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化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晓雨;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董成龙;民族精神与世界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俊峰;金融海啸:世界秩序重建的机遇与挑战[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吴文英;世界秩序与制度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华帝国”的概念及其世界秩序:被误读的天下秩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6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