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淮南市生态足迹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09:00

  本文关键词:淮南市生态足迹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淮南市为研究对象,以淮南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管控对策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生态足迹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指标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淮南市的生态足迹进行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理清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功能、计算方法等问题,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淮南市生态足迹的现状分析。采用生态足迹相关指标计算,客观评价淮南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 (3)淮南市生态足迹的演变分析。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计算分析淮南市2007-2012年间的生态足迹相关指标,预测了淮南市未来15年的生态足迹的发展趋势,从纵向分析淮南市生态的持续变化情况。 (4)淮南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在淮南市生态足迹现状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淮南市生态赤字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2012年,淮南市人均生态赤字为3.137987Ha,表明淮南市当前的生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②2007-2012年淮南市人均生态状况都是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呈现逐年线性增加的趋势;③预测分析表明:如果淮南市不采取积极的管控措施,淮南市到2030年前的生态赤字将逐年增加,淮南市的生态将处于更加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为改善淮南市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应采取的管控对策包括:①保护淮南市的耕地等自然资源;②提高耕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生产效率;③转变能源消费模式等等。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淮南市 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X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概述11-19
  • 1.1 选题依据背景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5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15
  • 1.4 研究内容15
  • 1.5 研究方法15-19
  • 2 生态足迹理论19-26
  • 2.1 生态足迹理论产生的背景19
  • 2.2 基本概念19-21
  • 2.3 研究方法21-24
  • 2.3.1 基本假设21
  • 2.3.2 研究的步骤21-22
  • 2.3.3 计算方法22-24
  • 2.4 生态足迹方法评价24-26
  • 2.4.1 优点24
  • 2.4.2 缺点24-25
  • 2.4.3 方法改进25
  • 2.4.4 研究展望25-26
  • 3 淮南市生态足迹计算分析26-57
  • 3.1 淮南市概况26-28
  • 3.2 研究的数据基础28-29
  • 3.3 淮南市生态足迹现状分析29-44
  • 3.3.1 生态足迹的计算29-39
  • 3.3.1.1 计算的理论依据29
  • 3.3.1.2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的计算29-32
  • 3.3.1.3 建筑消费账户生态足迹的计算32-33
  • 3.3.1.4 能源消费账户生态足迹的计算33-37
  • 3.3.1.5 淮南市人均生态足迹分析37-39
  • 3.3.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39-42
  • 3.3.2.1 计算的理论依据39
  • 3.3.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39-42
  • 3.3.3 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42-44
  • 3.4 淮南市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44-57
  • 3.4.1 淮南市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足迹分析44-48
  • 3.4.2 淮南市生态承载力分析48-52
  • 3.4.3 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52-57
  • 4 淮南市生态足迹发展趋势预测57-62
  • 4.1 预测函数的确定57-58
  • 4.2 预测结果分析58-62
  • 5 结论与建议62-66
  • 5.1 研究结论62-63
  • 5.2 相关措施建议63-64
  • 5.3 研究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1 2007~2012年相关消费品世界平均产量69-75
  • 附录2 淮南市2007~2012年人均消费品生态足迹计算表75-90
  • 附录3 淮南市生态承载力计算依据表90-92
  • 附录4 淮南市2007~2011年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表92-97
  • 致谢97-98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2 翟胜,梁银丽,王巨媛;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4 龙爱华,张志强,苏志勇;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5 章锦河;张捷;;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6 蒋晓娟;于兴丽;;时间序列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以甘肃省1990~2002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4期

7 黎瑞波,蒋菊生;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及其研究现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晓兰;延军平;;畜牧产品生态足迹分析——以安康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3期

9 吴隆杰;杨林;苏昕;徐建明;;近年来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淮南市生态足迹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77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