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构建及其分析路径
本文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构建及其分析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完整,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当下,为应对全球经贸格局重组、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以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新形势,国家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这就要求长江经济带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均衡化开发与保护格局。本文基于"点—轴"、分区式与多中心网络式等空间组织结构,明确空间格局的推演逻辑与思路。进而,在区域差异性分析与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认为长江经济带需重点构建以"一轴两翼,三区六廊"为主体的开发格局、以"六大片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以"五大屏障"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不同区域差异化发展导向、路径与制度建议,以及今后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开发与保护格局 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长江经济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50)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1引言大江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也是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形成完整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成为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也是地理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区域,大量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为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承良;熊剑平;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2 吴志强;王伟;李红卫;于涛方;王雷;;长三角整合及其未来发展趋势——20年长三角地区边界、重心与结构的变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2期
3 陈雯,段学军,陈江龙,许刚;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的方法[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4 陈雯;孙伟;段学军;陈江龙;;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5 宋吉涛;方创琳;宋敦江;;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6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7 陈修颖;;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地理学报;2007年12期
8 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9 方创琳;;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形成发育现状与建设重点[J];干旱区地理;2010年05期
10 樊杰;;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J];地理学报;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广洲,黄明,刘万青;基于水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AHP评价系统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包善驹;;刍议新时期苏南小城镇产业与空间发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马志超;鲁成树;朱传民;;山西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以山西省翼城县青城村发展旅游业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4 鲁昆洪;;元谋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SWOT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7期
5 王欢;;土地整理分区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6 齐新安;区域经济规划的多目标最优化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余明江;产业集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王波,刘正,刘晓金;糯玉米杂交种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评价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9 廖日红;陈飞平;魏n
本文编号:486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8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