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格局研究(英文)
本文关键词:基于SNA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格局研究(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network gravitation mode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摘要】:Due to its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integrating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Such research into the area's economic network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urban- and regional-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conomic tie model based on a modified gravitation model. Subsequently, referring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network density, network centrality, subgroups and structural holes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s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network. The findings are fourfold:(1) an economic network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has been formed, and economic ties between the cities in this network are comparatively dense;(2)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ignificant subgroups, with each subgroup having its own obvious economic communications, while there is less economic-behavioral heterogeneity among subgroup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the two subgroups that exist in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3) an economy pattern driven by the central cities of Wuhan, Changsha and Nanchang has emerged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while these three capital cities have exerted great radiation abilities to their surrounding cities, the latter are less able to absorb resources from the former;(4)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and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have more structural holes than the Ring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the Xiangtan City Clusters, meaning that citi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se two areas are easily constrained by central cities. The Ring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the Xiangtan City Clusters have fewer structural holes; thus, the cities in this area will not face as many constraints as those in the other two areas.
【作者单位】: School
【关键词】: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network gravitation mode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371182 Key Project of Hunan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No.12ZDB01 Entrusting Project of Hunan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Base,No.12JD12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1 Introduction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ollective competition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 as theprimary competitive form,urban agglomeration,as the main force driving China’s urbaniza-tion,is considered to be essential for urbanization that main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顾朝林;陈璐;张成;汪淳;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2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3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4 李春芬;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J];地理学报;1995年06期
5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6 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7 周一星,张莉,武悦;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4期
8 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陈延诚;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年03期
9 刘承良;中国大陆物流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10 朱英明;中国城市密集区航空运输联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于涛方;郭怀成;;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航空流视角(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刘耀彬;张安军;;江西省城市中心性测度及其中心城市选取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3 胡舜;黄上国;付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文献综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刘贵文;陈秋;;城市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许春晓,董明辉;旅游业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概况及近期动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张晓明;张成;;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7 薛莹;;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职能分类——以江浙沪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8 陈群元;宋玉祥;喻定权;;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9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10 吴国清;;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互动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巧宏;刘维超;孟静;;基于客运流量分析杭州都市经济圈功能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陈群元;尹长林;;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研究——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4 郑海青;;双边股权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大陆的城市经济区[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朱惠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跨界增长——以珠三角绿道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耿磊;罗震东;;制造业集群视角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演化模式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宛笑;;基于经济联系的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峰;;基于空间关联效应的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宫媛;师武军;郑向阳;张丽梅;;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协调途径探讨——北美城市群经验及对环渤海城市群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勇;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丽;中国柑橘类鲜果出口贸易流向与流量的制约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于德才;庄河市建设北黄海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小龙;基于Web Service的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技术[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彬;基于元数据的生态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顾朝林;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2 周干峙;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的新形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2期
3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4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城市规划;1986年03期
5 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6 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7 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8 于涛方,吴志强;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世界500强"投资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2期
9 于涛方;吴志强;;“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2期
10 李秀敏;李淑艳;;东北亚国家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及潜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波;复杂社会网络的结构测度与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胡一z,
本文编号:537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3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