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亚投行筹建中的中美关系

发布时间:2017-07-18 23:13

  本文关键词:亚投行筹建中的中美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亚投行 中美关系


【摘要】: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关系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于2014年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伟大构想,筹建工作也得到了亚太地区诸多国家和欧洲部分发达国家的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美国对于中国筹建亚投行却有着不同的声音,认为中国筹建的亚投行冲击了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会造成国际金融系统紊乱,并且表示自己不会加入亚投行,并劝说贸易伙伴国拒绝参与亚投行。本文将从中国筹建亚投行的动因,美国对于亚投行的考虑,中美利益对抗点以及共同点四个方面分析亚投行筹建过程中的中美关系。
【作者单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关键词】亚投行 中美关系
【基金】:2015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课题(湘外经院教字[2015]269号)“从亚投行和TPP的筹建看中美经济较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831.2;F125
【正文快照】: 一、中国筹建亚投行的动因(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有着巨大缺口历经全球金融危机,亚洲经济依旧十分活跃,被世界认为是未来最具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目前亚洲地区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但是部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阻碍了亚洲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据亚洲开发银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应忠;;“一带一路”是欧亚非的共同发展战略[J];国际展望;2015年02期

2 许涛;孙静;;多边金融合作框架下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08期

3 盛思鑫;曹文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地缘政治经济分析[J];全球化;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迅;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梅波;陈娜;;AIIB的运营空间及竞争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5年04期

2 董扬;;亚投行未来发展问题的法律角度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年18期

3 陈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探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5年04期

4 冯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全球新起点[J];福建质量管理;2015年08期

5 刘刚;林宏烈;;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战略意义及对策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年10期

6 盛思鑫;曹文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的再评估[J];宏观经济研究;2015年04期

7 黄梅波;陈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运营空间及竞争力分析[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5年04期

8 盛思鑫;郗胡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的视角[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5年04期

9 陈绍锋;;亚投行:中美亚太权势更替的分水岭?[J];美国研究;2015年03期

10 戴轶;李廷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霸权稳定论为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仕荣;;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4期

2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J];当代亚太;2012年06期

3 金灿荣;刘宣佑;黄达;;“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3年05期

4 顾炜;;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是复合式离岸平衡战略[J];东北亚学刊;2013年05期

5 朱锋;;奥巴马连任对美亚太安全政策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6 阮宗泽;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走向[J];和平与发展;1996年02期

7 巴曙松;刘先丰;;外汇储备管理的多层次需求分析框架——挪威、新加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8 柏宝春;于淑静;;外汇储备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9 郭晓东;;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外交的消极影响[J];学理论;2012年27期

10 陶文钊;;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走向[J];当代世界;2012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浦启华;从战略异同看中美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04期

2 俞晓秋;;中美关系将驶向何方?[J];中国报道;2001年02期

3 张如海;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研讨会纪要[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05期

4 刘建飞;改革开放: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1期

5 崔启明;浪漫主义的终结——中美关系步入冷处理的“现实主义”新阶段[J];计划与市场;2001年06期

6 白墨;从撞机事件看中美关系[J];科学决策;2001年05期

7 李镜,房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叶自成,冯茵;中美关系十论——纪念中美1972年上海联合公报发表30周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5期

9 孙建社;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中美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3期

10 ;温家宝纵论中美关系[J];招商周刊;2003年4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世雄;潜旭明;;中美关系60年:回顾、启示、展望[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沈丁立;;中美关系40年:回顾与前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朱锋;;调整与变革:中美关系对东亚区域安全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苗建寅;;抗战时期宋庆龄对中美关系的推动和发展[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国机;;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召开专题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国机;;回顾与展望中美关系——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纪念《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魏红霞;杨志敏;;中拉关系的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美国政策的角度分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迈克尔·斯宾塞;;重塑中美关系[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9 国机;;中美关系双方磨合期尚未结束——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组织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袁盈;;论中美关系的发展与邓小平的对美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向群;中美关系合作则两利 对抗则俱损[N];解放军报;2002年

2 刘江;中美关系百年实录[N];解放日报;2001年

3 ;中美关系与时俱进[N];解放日报;2004年

4 郑必坚;中美关系的四个战略机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记者 陈如为;人民之间的了解是中美关系基石[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记者 刘江;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记者 刘江 胡晓明;相信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本报记者 泓佐;以史为鉴,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N];学习时报;2002年

9 刘建飞;中美关系的动力[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小军;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大局[N];学习时报;2005年



本文编号:560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60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