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空间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9 12:27

  本文关键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空间统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相互关系 空间计量


【摘要】:本文以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研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简单相关系数分析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影响程度和方向,判断各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利用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探索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以弹性系数评估我国2002-2012年环境保护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概念出发,比较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异同,描述了环境污染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等特征,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发展步入到中高速、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峻性等现状。运用简单相关系数定量地研究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两者间的相关方向和程度。其次,分别绘制了2002年和2011年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相关指标的空间分级统计图,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相关指标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最后,利用2002-2012年31个省直辖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截面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从适用性和解释能力等方面总结两种模型的优缺点。新常态下,建议从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进环保产业新发展等四个方面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表现较强的空间集聚性,2002-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的弹性系数在1.00附近波动,环境既没有改善也没有恶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相互关系 空间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22;F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5
  • 1.2.1 国内文献综述12-14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4-15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5-16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创新点16
  • 1.4 框架结构16-18
  • 第2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关关系研究18-24
  • 2.1 基本概念及现状18-20
  • 2.1.1 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现状18-19
  • 2.1.2 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现状19-20
  • 2.2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20-21
  • 2.2.1 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20-21
  • 2.2.2 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21
  • 2.3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关分析21-24
  • 2.3.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处理21-22
  • 2.3.2 相关分析22-24
  • 第3章 空间统计理论及探索性分析24-34
  • 3.1 空间统计的理论基础24-25
  • 3.1.1 地理学第一定律24
  • 3.1.2 空间效应理论24-25
  • 3.2 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25-27
  • 3.2.1 常用的检验方法25
  • 3.2.2 Moran's I指数的计算与检验25-27
  • 3.3 空间计量学理论27-30
  • 3.3.1 空间权重矩阵27-28
  • 3.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28-29
  • 3.3.3 空间计量模型29-30
  • 3.4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探索性分析30-33
  • 3.4.1 经济发展的空间探索性分析30-31
  • 3.4.2 环境污染的空间探索性分析31-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空间统计分析与实现34-42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34
  • 4.2 GeoDA介绍34-35
  • 4.3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关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检验35-36
  • 4.4 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三种模型36-40
  • 4.4.1 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模型36-38
  • 4.4.2 SO_2排放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模型38-40
  • 4.5 本章小结40-42
  • 第5章 政策建议42-46
  • 5.1 新常态下更加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42
  • 5.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2-43
  • 5.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43-44
  • 5.4 大力推进新常态下的环保产业新发展44-45
  • 5.5 因地制宜,制定环境规制的标准45-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附录A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53-54
  • 附录B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模型结果54-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粟学俐;现代分析化学中的三类研究及其相互关系[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李德江,傅和青;γ_B(x)、γ_B(m)和γ_B(c)之间的相互关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杨四坤;祖艳群;李元;吴伯志;;丘北辣椒种植区土壤中砷和磷的含量及其相互关系[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4 李敬东;;煤层突出危险性程度与指标值的相互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柯文静;;近年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评述[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卢雯;;浅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凯;田海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超;浙江省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程度胜;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空间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15年

3 崔璐;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62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62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6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