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07-20 16:25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人地关系 老工业区 空间重构 土地利用


【摘要】:以铁西老工业区为例,通过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航片及遥感影像数据,结合300 m×300 m网格的5 206栋建筑单体的人工调查,基于GIS及制度理论,从空间重构视角揭示了微观尺度人地系统演化特征,阐明了人地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级差地租支撑下的企业搬迁:1938~2000年呈南北格局,2000年后快速转化为东西格局。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要分析对象构建空间重构动力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政策条件对人地系统演化具有直接影响,其作用效力依赖于产业结构类型及其与周边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人地关系 老工业区 空间重构 土地利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26)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13250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6B01)资助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对人地关系的认知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重新提出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吴传均、陆大道、方创琳等地理学家先后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展望,认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协调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1期

2 袁丽丽,黄绿筠;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3 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4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5 王颖;信息网络革命影响下的城市——城市功能的变迁与城市结构的重构[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6 石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1期

7 姜逢清,朱诚,穆桂金,胡汝骥;新疆绿洲当代人地关系紧张情势与缓解途径[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8 王黎明,关庆锋,冯仁国,郑景云;全球变化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9 房艳刚;刘鸽;刘继生;;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5年06期

10 韩良;宋涛;佟连军;;典型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胜,曾光明,李向辉,曹麻茹;旧城商业步行街的复合开发模式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南楠;郁琢;卢笛野;;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策略的研究——以徐州主城区滨水地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23期

3 程中玲;徐刚;孔圆圆;刘成;杨娟;;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4 蒋金龙;;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生长层次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5 孙继勇;李志江;刘梁;甄娟;;基于RS的海陆交接带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研究——以盐城大丰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6 白淑英;陈灵梅;王莉;李海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7 张玉梅;王勇;;国内乡村聚落空间整合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8 李鱼;孙钊;张阳;李都峰;;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CDM项目碳汇优化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9 方党曙,赵春雨;区域持续发展──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崭新领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卢松,陆林,徐茗;高等学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兼论芜湖市实习基地的建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淑亭;任丽娟;;基于低碳的城市土地混合使用探讨[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华;;低碳理念在虹桥商务区规划中的应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洁心;;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谢世雄;;浅析近现代长沙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进机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匡文慧;刘纪远;;中国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监测与时空模式分析[A];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7 何小东;郑元同;;“双化”联动背景下西部中小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那玉林;;试论区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刘廷祥;张树文;;东北地区典型农林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脆弱性研究—以牡丹江地区为例[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包慧娟;王永芳;;沙漠化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冯克印;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宫漫;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刘超;中国北方沙漠—黄土系统的选频释光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邱涛;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鲁春阳;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慧君;CA-MARKOV模型与GIS、RS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阳;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晓阳;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交错带空间整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薛春艳;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阮煌胜;安庆市城市绿道路线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武慧华;中原地区史前聚落分布空间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紫薇;孙世群;王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7期

2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夏学銮;中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架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冯艳飞;贺丹;;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5 周泓,冯允成;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反馈机制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史培军,张淑英,潘耀忠,王静爱,洪世奇,沈培平,朱文泉,叶涛;生态资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仪垂祥;地球表层动力学理论研究(Ⅰ)──陆地表层系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8 吴恒煜;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逆向选择、信息传递与信息甄别[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9 张丽莉;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3期

10 李景峰,李金宝;中国社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昀;邓胜华;;基于通径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奎庭;[N];中国环境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星;上海产业集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保森;社会空间视角下的广州大学城和谐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改委:实施2014年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J];装备制造;2014年07期

2 袁朱;英国、法国老工业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2期

3 张启元;国外老工业区转型的基本做法和经验[J];辽宁经济;2004年09期

4 卞建平;遵循老工业区改造规律 选择老工业区振兴策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崔景辉;;改造发展四方老工业区的策略选择[J];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6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戴俊骋;;城市老工业区创意转型路径研究:以北京石景山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6期

7 刘长民;;加快转调步伐 推动老工业区振兴崛起[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年03期

8 蔡良涯;;关于湖里老工业区改造升级的思考[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9 李乃文,李向兵,牛春玲;老工业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秦波;老工业区建行金融创新的难点和对策[J];辽宁经济;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发达国家老工业区衰退机制剖析及更新模式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2 张平宇;;东北地区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陈军;;变革之道——北京老工业区复兴规划思辩[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4 袁方;;武汉“一五”“二五”时期老工业区空间更新探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5 段义猛;马培娟;;青岛市老工业区用地更新检讨及其对策[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艺松;;哈尔滨市老工业区资源环境再利用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敬东;高世超;;新时期大都市近郊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路径探讨——以上海闵行吴泾工业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8 刘昭吟;;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三不变”能否普遍复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宋菲;赵华;金虹;王秀萍;;东北老工业区职工住宅生态化改造对策研究[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张锡君;;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快老工业区调整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策略探讨——以青岛市四方区为例[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陈春艳;申城老工业区谋求发展“绿卡”[N];解放日报;2003年

2 吴淑玲;再造现代城市老工业区优势[N];人民日报;2006年

3 宗禾邋刘玉岗;解放思想 激发活力 努力增创老工业区科学发展新优势[N];淄博日报;2008年

4 中共博山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树槐;努力实现老工业区科学发展[N];淄博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石政伊 本报记者 姜乾相;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老工业区转型升级[N];淄博日报;2010年

6 记者 霍铮 于悠悠;让老工业区重新焕发生机[N];太原日报;2013年

7 记者 谢靓;老工业区如何变身现代服务业强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8 记者 王晔君;城区搬迁改造可补助10%[N];北京商报;2014年

9 蔡珍贵 姜安琪;没落老工业区华丽蜕变[N];中国工商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赵伟;我省将启动城区老工业区搬迁[N];山西青年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我国老工业区住区更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杨,

本文编号:568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68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